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沟通,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作用,往往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沟通,以致我们在对学生品德教育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给学生的品德教育带来了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或闲谈中,我们常会听到许多老师说:"学生难管,很伤脑筋"等一些埋怨的话.认真想来,这并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我们当老师的缺乏与学生的沟通,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的麻烦.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展的“家校对话”系列活动,采取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对话形式,架起学生、家长、社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有利于凝聚学生、家长的智慧和社会的力量,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也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并矫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家校沟通给学校带来的是活力,给家庭和学生带来的是实惠。  相似文献   

3.
严阳 《山东教育》2013,(8):16-17
作为教师,恐怕大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观点,除去那些教育专家,事实上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如此这般,那不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我们的老师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另一方面,也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走上工作岗位后,几乎年年都担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对所教学生进行家访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是啊,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到家访很重要,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起到齐抓共管的作用。我们老师在校内看到的学生的缺点,往往是一种表象,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找到形成这些缺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方向。那种停留于表面化、简单化、形式化、绝对化的评价逐渐开始降温,慢慢冷却。笔者就新课程标的评价部分进行了一些规范性的尝试。一、评价要真诚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了许多孩子过早地成为了"小大人"。在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把小学生当"孩子"看待,而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分析现代孩子的需求与心理承受能力。记得在某次赛课观摩后与学生沟通,一个女孩子对我说:"老师,刚才上课的老师表扬我的时  相似文献   

6.
看看国外的许多教学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有些国家,课堂上老师讲得并不多,学生看上去也似乎很随意,但老师布置给学生题目一段时间后,学生却能上交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业。也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些我们认为学习一般甚或较差的学生被送入国外的同等学校后,反而成了优秀的  相似文献   

7.
品德教育的软肋就是不能把"认知"内化为"行动",往往是学生说的和实际做的对不上号。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向学生告知"结论"的教学,结论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体验过程都给省略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品德的  相似文献   

8.
严阳 《生活教育》2013,(3):38-39
作为教师,恐怕很少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因为如此,就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老师的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太过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给我  相似文献   

9.
周媛 《宁夏教育》2014,(2):76-76
2013年暑假我参加了青铜峡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会,有幸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姚计海教授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姚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会场爆发出一阵阵笑声,笑过之后不得不发人深省,姚教授讲到的问题全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曾经或现在的困惑。他在帮我们解决这些困惑的同时也给我们植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如,"学生的心理问题好似一枚炸弹,老师要做拆弹专家""不要做学生心理问题的点火人,要做灭火人""不能与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等。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因为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在学校中都会遇到许多的孩子米告状.教师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随意对学生发火,以及"粗糙"地解决他们的问题,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对教师心生不满,或者敬而远之.学生事情处理得不好,就直接影响了下一堂课他们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有的心中怀着仇恨的心理,在课堂上给老师捣乱.  相似文献   

11.
正现阶段我国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很多学校由几年前的五六十个学生一个班,逐步减少到只有二三十个学生一个班。在一些偏远山区甚至出现了只有十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班级,我们称为"小班化"。农村初中教学"小班化"的出现,使得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得以加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其特有的优势,对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使得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策略一:人力资源得天独厚 人力资源,也就是说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援助人士.学校三结合教育中,社区、家庭和学校关系密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讲"感激为我们服务的人"一课时,我们可以请各行各业的家长代表来介绍.讲"老师爱护我们,我们尊敬老师"时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每天和老师、同学生活在一起,必定会发生许多许多的事情,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的老师爱护我们的故事、我们尊敬老师的事情利用起来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离不开学校这个主阵地,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学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品德教育,教师、学生和家长全部围绕高考转,"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以致于当今学生患了"营养缺乏症""精神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和"公民素养缺乏症"。如何治好学生的这几种"病症",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学校的根本使命就是"育人","育人"的主要场所又是课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品德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电子产品占据了学生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血腥游戏、狂热追星等新兴事物使得学生们沉浸在虚幻世界,甚至导致人性扭曲、情感压抑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出现,也给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一直是学校和老师努力的方向,本文就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副科老师总抱怨自己在学校倍受学生的冷落。其实副科老师受学生"冷落"是校园内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但一定不会是必然现象。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副科教师也经常成为学生关注和亲近的"焦点",拥有许多的小"粉丝"。这些老师之所以倍受学生爱戴和拥护,是因为他们往往保持有一颗童心,心怀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愿意并主动和学生交往,并不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把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当成了和学生亲近交往与教育人生呼吸吐纳的接口。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但丁也说:"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这些英明论断揭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深刻道理,也指明了青少年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项工程里面包含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我们只有把三者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教学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就是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诚实是小学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我们老师不能仅侧重于写作技能的培养,而使学生养成说谎的坏习惯。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观念与教学新理念有着激烈的冲突,加上当前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一些学校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存在着"假、大、空"的问题,许多教师教学观念依然封闭,无法跟上新课标的发展。作为一名面处教育改革的品德老师,如何转变当前教学现状,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说来,沟通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作为老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能提升自身素质和学校的品质……【起因】前段时间,一位学生家长因无法忍受班主任老师频频电话告状,要求家长到学校与老师"交流",协助教育学生等情况,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学校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弄得老师难过,家长难受,学生难当,家长与老师关系紧张。老师与家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