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脑死亡”立法存在着死亡判断标准具有隐蔽性、潜伏的社会成本过高、生命自主权的主张有违国情、对“脑死亡”立法后的社会预期不切实际等问题。2.我国社会公众目前普遍接受“脑死亡”标准的社会基础还不具备。3.死亡标准只能从“心死亡”或“脑死亡”中两者取其一,不宜并存共取,实施“脑死亡”标准只能从个别医疗条件好、民众观念较现代化的大都市率先试点。  相似文献   

2.
200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专家按照世界医学权威机构对脑死亡的定义和卫生部脑死亡起草小组的最新标准评估,在中国内地首次以脑死亡标准,宣布了中国第一例脑死亡病例。这表明“心脏死亡”不再是人死亡的唯一标准,“脑死亡”已成为宣布人死亡的新依据。有关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接受脑死亡这一全新概念。这一消息公布后,“脑死亡”问题在全国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问题在当代中国鲜明凸显,它既是长期社会变革的历史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碰撞的必然表现,彰显了社会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多元化给社会以进步与活力,也为核心价值和主流价值建设提出了挑战,造成文化认同的困惑,增加了文化选择的困难。应当加强对于文化建设中诸多前提性问题的哲学追问,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4.
肖川 《中小学管理》2001,(12):32-32
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出,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马斯洛将前者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将后者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创新仅仅意味着对于我们个人自身有一种新的经验或思想的产出和获得。这意味着,创新不只是属于那些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本身也是值得我们去创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的表现形式。创新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是否需用脑死亡取代传统死亡标准的问题,其实最终不是事实认定的科学问题,而是是否有收益或收益大小的价值问题。经分析,用脑死亡作标准的死亡判定方案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有弊的一面。虽然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脑死亡的判定方案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但也不等于它就是我们应当选取的最好的死亡判定方案。最好的死亡判定方案其实是心死亡的死亡标准与脑死亡的死亡标准并用,以脑死亡判定标准作传统死亡标准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种发展战略,虽然不同的价值主体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但就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将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对待,似乎更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出,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马斯洛将前者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将后者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创新仅仅意味着对于我们个人自身有一种新的经验或思想的产出和获得。这意味着,创新不只是用于那些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本身也是值得我们去创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的表现形式。创新教育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许多论者把创新教育理解…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构建原则是:确认教育公平的独立价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法制做保障。  相似文献   

9.
针对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种种误解和疑问,围绕“三个有利于”是价值判断标准而非性质判断依据的中心论题展开,论述了邓小平同志为什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如何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如何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三个问题。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0.
据《文汇报》今年某日载,上海市某区教育督导室将试行“校本督导”。单看标题,不免费解,细看介绍,又觉得新鲜。不妨一议。何谓“校本督导”!据介绍,系指对于作为试点学校的初级中学,教育督导除了对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估以外,“更着重由学校自己制定的《发展性评估指标》”,不再强调“绝对分”,而由“进步分”取而代之。据称“这一举措将为初级中学的发展创设宽松的外部环境,帮助它们树立信心”。这,不可不信,但仍不免存疑。一本来,教育督导的标准,如以“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为限度,那就意味着认可在这个限度…  相似文献   

11.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先秦儒家学派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人生价值。儒家主张舍生取义,但在生死抉择问题上,却是非常慎重的,并不赞同无谓的牺牲。追求精神不朽、正命而死是儒家看待死亡、超越死亡的基本态度。儒家生死观念的形成与先秦时代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国同构组织形式是儒家生死观滋生的土壤,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其生死观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2.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是由生和死两个支点撑起来的存在有机体,既享受了生又学会了死的人,才算一个完整的而不是半条命的人。人生也可叫做民生,与民众共命运、为百姓谋事业,这是有价值的度时光、过日子的方式。不能正确认识死亡,和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是一样的,都是灾祸和麻烦的根源。把死亡当商品的人,会用死亡来讨价还价,以它相威胁要名要利。把死亡当极刑的人,就千方百计地逃避死亡,不惜浪费人间的财富。把死亡当作无奈的人,临终前还要捞一把实惠。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西方古典哲人热衷探讨的重要哲学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造就对此世生活的不同态度。从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到塞涅卡,生死问题都是绕不过去的思想问题。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原子论为思想的原点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灵魂不灭的观点,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生死问题的最重要的"快乐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儒家生死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先秦儒家学派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强调人世间有重于"生"者,为了国家和民族,应"舍生取义",超越死亡,死而不朽.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死亡观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先秦儒家的生死观成为评价人们面对生死的一个标准,并对后世人们的生死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对于生死的看法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司马迁珍视生命,但反对无意义的苟全生命;司马迁赞赏慨然赴死的勇气,但反对随意地放弃生命。他对生死的看法具体体现在对《史记》人物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7.
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近代小说家李涵秋在其小说《广陵潮》中,以死亡叙事开始,又以死亡的完美落幕结束。小说中大量死亡事例的书写,既是李涵秋用来点指江山,激扬文字的工具,同时还暗含着作者对于社会变迁的观感,对于过渡人物的点评,更有对于生命意义的尊重。用包含情感的笔墨来点染情节的发展,小说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论语》既可修身养性,又可治国安邦,还为生命观的教育提供了源泉。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再从两千多年前已经提出的关于生命的讨论,来解析现代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反求诸己、知天命、未知生,焉知死、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