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楷书有两个提纲挈领的规律点是楷书笔画最基本的要素;动势是楷书结构安排的前提.这两大规律是针对传统的楷书书学理论及学习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有助于楷书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习》2006,(7):90-90
这是古代书法界,对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稿》的高度评价。中唐的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有很高的成就,而行书的成就更高。他的楷书,继承中有创新,结构规范,法度谨严,形体外拓,骨力内含,世称“颜体”。  相似文献   

3.
楷书,《辞海》形容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得名。楷书始于东汉年间,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书法家有"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教师可借助统编语文教材六下中赵孟頫《三门记》碑帖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楷书、深研笔法。  相似文献   

4.
同一个楷书字,结构基本相似,不同风格的字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找准这些结构支点的位置,字的结构也就准确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找字的"关键点"和"重心点"的方法,提高观察、比较、思考的读字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相似文献   

5.
韩邦山 《教书育人》2006,(10):79-80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文化,内涵丰富。书法有篆、隶、行、草、楷等多种书体。初学者选择哪种比较合适呢?我认为让学生先选取楷书欧、颜、柳、赵体开始学习,并以中楷大小来临习比较容易。等学生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再学行、草、隶等书体。学生学习时一般在对所临的帖的用笔、结体做到基本掌握之后,再获取众长。教学书法先从基本笔画入手,基本掌握后再进行整个字结体训练学习。结构教学按汉字独体字、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不规则结构等逐步推进,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再学复杂结构。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并对特别难写的字作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6.
学习写字,要从楷书学起。这是学习写字的基本法则。楷书要求笔画横平竖直,结构端正,重心平稳,这是写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以讲究变化、气势、神韵,才可以继续学习行书和草书。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要先学站立,再学走路,然后才能学会跑跳一样,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硬笔字与软笔字有密切的关系,二最大的不同就是书写工具不同、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不同。  相似文献   

7.
楷书,较其它书体而言,其法度严谨,不易掌握,但综观魏碑、唐楷,其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楷书结体的布白匀称、重心平稳、参差避就、识势连贯、虚实相生的一般原理.掌握了这些原理,然后结合每位书家的个人风格,楷书结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
钢笔书法的实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楷书是基础,自魏晋至今,楷书都作为通用的字体,实用价值最大。楷书具备了汉字的八种笔画,形态清晰分明,结构匀称整齐,学好楷书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好基础。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正说明只有先学好楷书,才能依次学习行书、草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9.
古代书法家对同一个字的楷体书写,结构基本相似,只是笔画形态的处理有区别,这就是汉字楷书的异体同构原理。所以学习汉字楷书关键在掌握其结构。而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支点,这是汉字的"宗",其他的体例包括现代适用字体都万变不离其宗。写好毛笔字还需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如内紧外松,穿插避让,注意重心平衡等。  相似文献   

10.
楷书发端于东汉末年隶体解散,经历数百年演进之后在唐代中后期达到完全成熟,而颜真卿则是楷书系统成熟的主要奠基者.楷书系统的成熟主要包括楷书正体的成熟和楷书系统内部正体、草体的统一,颜真卿在楷书正体单字结构类型演进和中锋提按笔法使用上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以其杰出的行草书创作,实现了楷书系统内部正体、草体书写方式的统一,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王羲之之后书法史上的又一开风气人物.  相似文献   

11.
汉字楷书中最难的是结构,而传统书法结构理论过于复杂、抽象,初学者难以入门。 笔者通过多年书法教学和研究,提出将汉字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大类来练习,并总结出“中间一条 线,两边一样宽,手脚要对称,上紧下宜松,主笔要突出”五句口决,以帮助学生快速写好对称的字, 进而以之练好不对称的字,极大地促进了楷书结构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汉字书体的演化经过了篆、隶、楷、行这几个大的阶段,对各种书体的形态结构进行概括、归纳,就可发现,汉字本身的形态结构并不是纯粹方形的,而是一种外(椭)圆内方形的结构,这种“外圆内方”是华夏民族“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以及人们的普遍审美标准所形成的。因此称汉字为方块字是不准确的,而称之为“外圆内方字”则更能说明汉字的文化内涵和结构特征。由汉字的方圆性所发明的符合面积黄金分割的“方圆格”,对习练者书写规范汉字,缩短习字时间,提高习字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篆、隶、楷、行、草各有其美学特征。书不通篆 ,无以成书家 ;书不通草 ,不可称书家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年的大学楷书教学实践,总结了师范生楷书教学的一些有效经验:了解楷书发展历史,以唐楷为主要教学内容;注重唐楷的内在法度教学,在点画、体势上让学生打下深厚基础;了解唐楷与北碑的关系,参互为用;明确唐楷体系,引导学生各取所需,并溯源汉分,力求融通;以行楷为过渡,引导学生学习好行书、草书。  相似文献   

15.
唐代崇尚楷法,主要原因是朝廷和民间都重视楷书.设立书法学校,培养书法人才;考核六品以下文官用“身、言、书、判”作为标准;书写佛经内容,虔诚谨慎,重视楷法,从而形成了唐人“尚法”的重要原因.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顶峰时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书体,也反映了汉字楷体字形变迁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浅述《曹植庙碑》的形制与内容、笔法与结构以及碑刻中同字、同时代不同碑刻的比较,遵循出土碑刻和史料结合的"双重证据法"的考证原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基础,在北朝与隋唐之间,寻觅楷书由率意、洒脱的魏碑书风向大唐"尚法"书风演变的轨迹。通过《曹植庙碑》的个案研究,初步了解该碑继承北朝遗意,书体杂楷、隶、篆三体的历史原因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楷书产生于东汉时期,成于魏晋,精于隋唐,楷书的发展就形态而言,与其他书体一样,由质而文。从楷书的发展史出发、结合笔者的审美理想并分析这一审美理想规定下的楷书形态,以杨淮表记、元彬墓志及汝南王三种碑帖为范本,选择相适应的书写材料,通过对范本的分析、临习及创作,探索出一定风格规定下的楷书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喜欢具有雄强骨力的书风。他以王羲之书法为载体,通过书法理论的建构,介入初唐书坛,促进了书法的繁荣,提携了初唐一百余年的书风,还促使楷书进一步法度化.对初唐书风的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历史进程的角度来阐释书体、书风的发展、演变,将书体发展史分为甲骨文金文篆籀时代、秦篆、汉隶、章草和草书时代、行、草、真的创新时代、真、行、草复兴竞秀时代、各种书体复兴巩固的时代五个时期,为书法学习、研究提供新的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