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后现代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对当前的中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主义所造成的结构主义、未来主义、教师商品化等加剧了教师在实现学校教育的功利目的与自身的专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紧张和冲突,使教师陷入了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后现代教育思想并非仅仅是解构,它在某种程度上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教师身份认同重构的路径在于重建亲密的师生关系和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2000-2016年国际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分布特征、热点主题、前沿演进以及知识基础等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国际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文献数量稳定增长,我国香港地区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国际发表上位于前列;国际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近年来逐渐从宏观政治社会学话语体系转向微观、后结构、日常性的话语体系,注重身份认同的情境性与建构性,并且体现了对教师作为“主体人”的关注.国际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理论视角涉及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机构及作者、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研究以中国知网2003-2020年间发表的1325篇中文文献为数据来源,使用"引文空间"分析软件CiteSpace 5.6.R4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已进入高速稳定发展阶段,但研究相对分散,研究机构间的和合作网络、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当下的热点研究内容为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对象丰富多元,以乡村教师为主;主要研究方法为叙事研究;研究前沿为各级各类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特别是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问题.未来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对象亟待细化聚焦、研究维度亟待向内探询、研究目的 亟待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4.
王坤庆  方红 《教育研究》2012,(8):108-112
教师知识构成了教师境界的根基,它为教师的境界追求提供可靠的保障与前提。在现实中,教师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个体,身份不同则知识立场不同,立场的复杂性导致了境界的复杂性。面对复杂多元的身份属性,教师理应秉持合理的知识立场和开放性的思维,发挥知识的功用及其价值,直面教师知识立场的多元性、多样性之复杂现实,在多重身份的重叠和冲突中求得知识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平衡,睿智地破译教师知识的"逻各斯",通过知识提升教师境界,以此达到较高的教育境界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从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来理解“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不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教师身份认同困境成了当前教育改革最基本的处境,作为教育学界一个新型的议题,对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征、机制与出路三个层面。就表征而言,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呈现在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等多个维度。就生成机制而言,在教师身份认同的困境生成的过程中,从国家政策制度下的改革压力对本体性安全的破坏,复杂社会环境下“夹缝生存”的边缘地位等方面深度剖析了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成因。就突破出路而言,从社会、机构与个人在形成教师身份认同中的动态关系考虑,通过社会意向层面,建立教师教育者的标准、教师专业共同体与个人发展等为教师身份认同困境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萍 《比较教育研究》2012,(8):67-71,76
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当代美国教师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关注女性的经验,强调建构杰出女教师的多重身份,关注教学工作对普通女教师的意义;在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阐释上,主张重新探讨教学工作的公共属性,将关怀和养育融入专业化的概念内涵;在关于教学工作对教师性别身份认同的讨论中,主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教学工作对不同群体教师的性别身份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近年来,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成果数量逐年增加。已有研究成果以"在乡村从教"为导向,探寻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缘起,剖析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内涵意蕴,明确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危机表征,构建了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践策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树立"为乡村而教"的价值导向,澄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教育内涵,把握影响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以中国为方法"统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多元研究视角,构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体系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面临想不想去、能不能去和要不要再去等与身份角色转换相关的问题。从身份认同理论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方面对教师企业实践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展开分析,发现企业实践教师存在被动实践下的自我认同失调、经验缺失下的角色认同障碍、校企冲突下的群体认同困境、压力氛围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应尊重主体地位,促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自我认同;完善实践政策,推动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角色认同;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群体认同;创建和谐氛围,助力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的核心力量,本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探究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提高国际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个人因素的视角,对部分亚洲和非洲国家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离出中文水平、教学投入度、职业认同、自我提升和学术能力等五个本土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观测维度。研究发现,本土中文教师的中文水平显著提升,整体职业认同度较高,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与教学投入度密切相关,但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薄弱。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建议加强本土中文教师的系统化职后培养,促进本土教师的自我提升内驱动力,开展高水平本土教师学术研究项目,着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师资水平、加快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身份认同对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对122名乡村教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逐渐成为半城半乡的“第三者”,文化知识“传播者”身份被削弱,变成乡村学生的“监护人”,存在所属身份责任逐渐泛化、与相近职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多重身份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等困境。基于此,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优化策略:首先,明确乡村教师责任范畴,落实相关政策,健全职前培养体系,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正确认识民族习俗,减少学校额外职能,完善乡村学校管理,优化身份认同的协同场域;最后,重点培育教育情怀和动机,加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从内部形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4.
个案研究发现,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可以概念化为学科认同、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其中,学科认同是基础,教学认同是关键,研究认同是巩固和提升,实践是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是在个人维度和环境维度的博弈和协商的建构主义路径下形成的。近年来师范大学中形成了文理学院模式、教育学院模式、不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和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等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形式,教育学院模式有利于形成明确和坚定的学科教师教育者认同。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包括复杂制度的现实规约、乡村学校环境的弱势、社会支持系统的乏力、教师主体自我的缺席等。为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应建立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均衡发展乡村学校文化,激发教师主体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简要讲述作者在中国内地从事英语教育和教师教育20年的经历,在此基础上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联的三个问题:教师身份认同、教师能动性和教师自主性。教师自主性的发展有赖于教师身份认同和教师能动性的增强,教师自主性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增强教师身份认同和教师能动性。自主性不能等同于专业自由,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概念。自主性往往在至少三种重要力量,即个体控制、他人控制和没有控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消长。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逐步有从社会学视角开展教师角色认同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新任教师、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等群体,较少针对远程教育机构教师开展角色认同研究。我国对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学科视角不甚明晰,较多围绕"远程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责、远程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网络师生互动与教师角色行为、信息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等相关话题开展研究,较少开展远程教师角色认同现状、特征及变迁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放眼国际,社会学视角下教师角色认同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较丰富,综合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和解释学派认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角色认同型塑、危机与建构"等开展研究;针对远程教育从业者,有学者专门从技术社会学视角、网络社会认同理论出发,研究信息技术、网络社会对认同型塑、选择与解放的影响。这些研究综合运用量化分析以及质性研究的民族志、自我民族志、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话语分析等研究策略。这些理论视角和研究策略为开展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者是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从师范生培养来看,教师教育者包含了分隔在不同办学层次与学科领域内的教师。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还存在许多现实障碍,影响了教师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消解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障碍,需要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通过制度建设与机构改革,强化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教师身份认同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在社会、群体和个体三个层面上,分别分析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对教师身份的不同理解,基于不同教师身份理解的原因,对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主体身份并非一直得到一致的确认和认同,"学生主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双主体"等观点在学界并不鲜见。对此,本文从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两方面尝试对教师主体身份不明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教育主体的特征,探讨教师主体身份的明确对社会为教师"赋权"与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两方面可能带来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