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显性教育固然重要,但隐性教育的辅助功能也不可以忽略。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采取的显性教育模式虽有成效,但存在着一些不足。与显性教育相对比,隐性教育更具有开放性、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所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基于此,主要探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微信业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社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应充分利用微信技术,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借力微信平台、创新教育方式、净化微空间等措施,努力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微信、微博等微媒介传播为主导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微时代"的内涵解读、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从而探析微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成为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是指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教育过程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原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主导、教育载体、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就是使各构成要素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运行、科学运行。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由于在关注主体参与、教育内容、学生思想和个性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不足,教育效果尚未实现习俗化要求。基于习俗化的视角实施教育活动,有利于按照习俗养成规律和实现机制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和路径,进而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俗化,需要根据习俗演化、影响的特点,注重分析教化、驯化和习化的机制,通过内化于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通过中化于志将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中,通过外化于行将核心价值观植入到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微视"等为标志的"微媒介"快速涌现,社会进入信息传播的"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探索"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自媒体的新宠儿,微信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受到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青睐.伴随校园“微浪潮”的兴起,给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诸多冲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以树立微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提升思政教育者的微素养和微能力为根本,以构建微体系为着力点,将微信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范式的转向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增强教育渗透性的需求、发挥教育实效性的诉求。"网络泛在化"促使公共能量场的集聚,"时空开放化"促成异质意识形态的涌现,"社会扁平化"促进"主体间"关系生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范式转向的时代之境。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范式尚存在控制型话语偏好、隐性话语表达缺失、共情性话语意识淡薄的实然困境。因此,重视公共能量场作用,注重共享型话语范式建设;柔化异质意识形态纠偏,强调隐性话语功能发挥;树立"主体间"关系意识,增加共情性话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范式的逻辑策向。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本身的价值意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的双重维度考量,依托校园文化熏陶的方式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上的应然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文化熏陶是一种隐性渗透的教育方式,必须将校园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防止"两张皮"现象。校园文化熏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实现路径,要从文化熏陶中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文化精髓的挖掘、校园文化生态的创设、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养成四个维度进行建构,为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进而外化践行提供一种新的逻辑理路和运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成长成才的需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因素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要求将宏观指导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结合、感悟教育与体认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路径包括:凝练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核心价值观、巧妙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整合育人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实效性,更具渗透力、附着力、整合力。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需要深度融合高等教育资源,使之不断发展创新,不断提升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探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的间接性、体验性、广泛性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兼容性、实践性、拓展性深度共契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实践、网络、文化等四维路径探索,可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培育,进而深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水平、筑牢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立德树人根基,培育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微媒体最活跃体验者的大学生,微媒体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还深深地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利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发挥微媒体平等化、社群化、个性化的优势,并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积极应对网络话语的多元化、交流的匿名化、阅读和信息的碎片化的挑战,通过搭建微平台、强化微管理及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来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的到来,让"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深入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具体困难与问题,进一步明确了"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增强微时代主流价值观培养能力、建设微媒体信息传递和服务平台、完善微传播法律管理机制与体系、运用微文化来创新推广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以期在把握微时代的基本要求下,更好地培育增强微时代主流价值观培养能力,增强"95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意识。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等移动交往工具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影响着他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心理。在"微时代"的新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理念,利用新的交往媒介,利用"微产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微博等软件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使得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其价值取向。因此,在微时代视域下,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对其进行有效传播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探究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微时代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更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自主性、裂变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激发微时代的正能量,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全社会形成和谐向上的时代精神。从接受学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把大学生的感情共鸣与实践认知统一起来、把大学生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把教育环境优化与教育手段创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国外学者对网络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网络时代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和培育方式;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高校在"微时代"下加强对"90"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背景下,各类社会思潮通过微内容定制、微媒介助力、微权威加盟以及微情境渗透等路径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及践行。对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做以下应对:构建微话语,将其落细、落小、落实;建好微阵地,进行传播环境的优化;培植微队伍,形成传播的多方合力;提升微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认同,从而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培育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抵御能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微信作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要通过打造微信平台、加强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素质、加大对大学生教育的引导力度、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措施,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