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旅游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生态旅游者只有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遵循生态学规律,才能很好地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九寨沟旅游者为调查分析对象,了解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行为方面的缺失,得出现今生态旅游者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等结论,并为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培养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强化环境责任意识、改善外部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已成为都市旅游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重庆瓷器口古镇历史街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探讨了都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吸引力、旅游体验与购后行为。结果表明:都市历史街区的旅游吸引力主要是由休闲环境氛围和文化氛围决定。历史街区的旅游体验可以划分为休闲生活、文化认知、放松愉悦和静心思考四个方面。旅游体验与购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池州市旅游业发展暴露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合理、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通过对池州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和近年来旅游客源预测的实证研究,为池州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思路和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规划池州市旅游区总布局,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和城市旅游中心,改善池州市基础设施和优化旅游环境,增加投资,加强池州市旅游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旅游是兼具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特点的旅游形式,其实质为生态旅游.文章分析了云南省洱源县梨园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环境和其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旅游行为问题看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旅游的大众化和大众旅游的生态化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业主体的旅游行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业主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生态旅游不相适应的方面,游客破坏景区景观、政府的经济短视行为、旅游地居民的不欢迎态度等,这些给生态旅游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规范生态旅游行为,首先要关注生态旅游意识的培养,从构建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体系、拓展生态旅游意识培养途径等方面加强对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地方政府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培养,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习惯和行为,促进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的时代特点与当代旅游需求不谋而合,体验经济给陶瓷工业旅游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大埔为例,探讨了体验经济背景下陶瓷工业旅游发展的策略选择.认为体验经济背景下陶瓷工业旅游的发展可采取主题形象一致性、产品类型多样化、产品内容一体化和产品主题动态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中国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在进行旅游活动开发时,必须考虑是否在合理的生态环境承载强度之内,是否符合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得出桂林市乡村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整体表现为适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很大,环境、经济和社会支持的承载力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对桂林市乡村生态旅游提出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旅游服务、提高各县旅游知名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可开发适宜度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本研究以桂林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三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和开发前后对比法,综合评价八角寨生态旅游开发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八角寨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发是基本适宜的,开发后适宜度明显升高,综合评价值由3.22提高到3.64。生态旅游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评价值分别从O.60和O.71提高到1.21和1.08;但生态环境评价值由1.9l降低到1.54,说明旅游开发对八角寨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为桂林生态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该产业迅猛发展,加之人们的旅游环境观念落后,重发展轻保护,致使旅游环境严重恶化。为优化山西省的旅游环境,应加强旅游环境的研究和管理,不断提高公众的旅游环境意识,积极开发和推广生态旅游,广开思路,创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客观要求。客观评价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7-2021年全省11个地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与判断。结果表明,在这5年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生态旅游产业效率值整体向上增长,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仍需在生态旅游产业的政策和方法上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为载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观赏自然风光和维护环境为目的的综合性旅游。休闲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很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当前,休闲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代表着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首选方案。本文以河南省休闲旅游为研究对象,综合概述了其发展的概况,立足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对河南省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做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旅游环境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伦理学对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功能,旅游环境伦理概念、主体、客体及价值,旅游环境伦理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等方面,实践研究成果主要有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观以及旅游环境道德教育等。我国相关研究存在学科体系不完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实践研究视角尚待深入细化,缺乏实证、定量研究,对传统环境伦理文化借鉴不够等突出问题。今后,我国旅游环境伦理研究应积极探索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扩展实践研究的范围,注重运用实证、定量方法,重视借鉴传统环境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3.
"湖南城市旅游形象认知研究"选取湘北、湘东、湘南三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岳阳、长沙、衡阳作为旅游形象认知研究对象,从旅游体验、城市管理、人文发展、综合认知等方面确立12个指标对三地做系统调查研究。本次研究获得实地调查有效问卷1408份,对三地不同类型受访者的旅游形象认知有深入分析,为湖南城市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城市旅游形象的建立需要将城市旅游作为品牌,进行品牌定位推广与资源整合开发以及做好城市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但也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如,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等。生态旅游要继续发展就要做到:制定生态旅游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对生态旅游区做好充分的宣传,增强环境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活动和消费方式,它关注生态和环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宜居重庆则是在科学发展观和314战略指引下的宏伟实践和有益探索。生态旅游与宜居重庆在对环境的关注上表现出惊人的契合。本文通过研究重庆发展生态旅游对建设宜居重庆的价值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提出了强化生态旅游意识、培养生态旅游人才,加强生态旅游市场调研、完善生态市场需求预测,科学评价资源环境影响、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改善重庆城市人居环境、树立生态旅游城市形象,建设生态旅游设施、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等六项旨在建设宜居重庆的重庆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发展过程-发展理念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发展经验,融合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特色,基于我国国情,拟建了乡村生态旅游理念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方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理念模式构成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生态环境及区位特点,探索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乡村生态旅游从自发到培育到成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同时,它也为旅游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生态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沽源生态旅游将得到大力发展也是大势所趋。根据其现有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开发对策,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完善当地旅游商品市场;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北方知名旅游城市等,以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环境的优劣是判断旅游目的地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影响旅游环境竞争力的内外因素看,我国旅游环境竞争力的提升应采取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推广普及绿色消费模式,要重视生态环境监测,规范旅游区环境保护及建设,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构建政府主导发展旅游新观念,注重培养生态旅游体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的来临对旅游业是机遇更是挑战."体验式旅游"将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趋势,景点必须对旅游体验给予更多的关注,使之能够满足游客需要、需求与期望.旅游产品的拓展必须建立在游客体验基础上,旅游者个性化与多样化特点使得"专家诊断"法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以基于游客体验的ASEB栅格分析法作为研究工具,对山东淄博市马踏湖进行实证研究.探询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拓展思路,最后提出其旅游发展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凤凰古城为案例研究区域,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研究了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的维度结构及潜在旅游者的感知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古城景区原生旅游形象认知成分包括旅游环境、地方特色与自然风光、建筑与古迹、居民友好、历史文化特色、休闲度假等六个维度,潜在旅游者对不同认知成分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具有一致性。其中,潜在旅游者对建筑与古迹、历史文化特色的熟悉度与认同度感知较高,对旅游环境、居民友好的熟悉度与认同度的感知较低。本文研究成果将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的实证积累并为古城景区旅游形象管理与市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