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强势学生持续对弱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进行的持续性故意侵害行为.欺凌易导致被欺凌学生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学业适应困难及出现社会化障碍等问题,也会导致欺凌者形成不良人格和攻击倾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校园欺凌的现状、含义、类型、特征、结构的描述,及对校园欺凌主体的心理特征、角色及心理成因的分析,试图探求以校园为核心的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心理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校园欺凌事件因其恶性影响在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校园欺凌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发生率。欺凌行为的发生,有欺凌者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性的原因,治理欺凌行为需要对不同原因有充分理解。被欺凌者往往因为其与众不同而被欺凌,他们是被同情的对象,但是也正因为它们不自主地展现出心理弱势而"吸引"冲突的另一方欺凌自己。增强被欺凌者的自尊与自强,才能从本源上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着欺凌事件。当三者都倡导自由、平等、支持、亲密等价值时,校园欺凌数量便会大大减少。治理校园欺凌,应当以问题为中心,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实施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被欺凌者作为校园欺凌中组成的一部分,他们是受害者也是属于弱势的一方,更应被人们所关注。校园欺凌中的被欺凌者存在着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自我认同感低等特征,校园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学习、心理、身体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采取相应举措,如学校加大重视程度、引起家长重视、提升受欺凌者应对能力等,降低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校园霸凌"是指在学生间发生的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暴力霸凌、语言霸凌、社交霸凌、网络霸凌等。针对"校园霸凌"事件中不同主体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可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校园欺凌行为包含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等不同涉事主体,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文章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体缺少积极的生活环境、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缺失积极的人格特质.并基于此,提出通过为学生营造阳光的成长软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提高学生的乐商水平这三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校园欺凌现象迫切需要得到关注与改善.在社交媒体被青少年广泛和大量使用的新环境下,社交媒体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欺凌现象中,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作为校园欺凌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是校园欺凌的实施工具.本文在分析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防治校园欺凌现象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活动理念】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校园欺凌导致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绪调节失控、抑郁症、自残,甚至自杀已屡见不鲜。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对事情的看法较为浅显、不够客观,更容易陷入校园欺凌的事件中并无所适从,而中职学生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决策,所以本次活动旨在帮助中职学生正确看待校园欺凌,从而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与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常见的行为问题,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体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校园欺凌中,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需要引起学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黄正平 《江苏教育》2023,(17):60-62
<正>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是近年来社会关注、领导关心、家校关切的一个重要话题。学生之间的校园欺凌行为时有发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量数据和案例表明,校园欺凌会对被欺凌者造成心理创伤,受害严重者会产生抑郁心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防治校园欺凌方面的文件,进行顶层设计,提供基本遵循。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和“重要他人”,在防治校园欺凌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此,  相似文献   

11.
初中校园欺凌具有高发性、隐蔽性、反复性、群体性、易被忽视性等特点,校园欺凌危害大,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家长反馈、教师观察、学生举报等渠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并以学校为主导,对被欺凌者、欺凌者、围观者进行心理干预,构建初中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2.
校园欺凌频发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对于校园欺凌的基本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这对于有效防治、深入研究校园欺凌不利。清晰厘定校园欺凌概念是有效防治该现象的必要前提。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不同的概念,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对于治理该现象不利。校园欺凌概念应该从狭义上界定,它不应该包括校外入侵,也不包括教师作为受害人的现象。狭义校园欺凌产生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学生作为欺凌者的责任,教师作为欺凌者的责任,对校园欺凌行为管理不力者的责任。这些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并对这些责任进行相关规定,才能够有效依靠法律手段防治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3.
促使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从冷漠的局外人向积极的捍卫者转变,是有效阻断校园欺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PISA2018的调查数据,定量比较了我国内地四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初中生在校园欺凌中作为旁观者的心理体验及其影响因素.性别、自我效能感、父母情感支持、教师教学支持和校园合作感知对于各地初中生在校园欺凌中作为旁观者的心理体验均...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在学校中经常出现学生之间比较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而这些校园的欺凌事件影响程度及发生次数都在不断的增加。并且,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农村校园里面更加严重,农村校园暴力有着快速蔓延的趋势。下面本文对于一些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因为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特别是包括那些自身感知、感觉和相关负面情绪的问题,因为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校园欺凌欺凌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希望对这些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能够帮助解决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中坚力量,帮助教师建构适当角色是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政策与干预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提出教师在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中应承担关怀者、学习者、参与管理者、预防干预者、互动者等角色。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影响教师角色建构的障碍性因素,包括政策期待与现实期望冲突、“校园欺凌”概念存在混淆与泛化、治理目标与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等社会因素,以及教师认知不足、动机不强等个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和教师个体两个层面提出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教师角色建构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构建有效治理机制,细化各参与主体职责,帮助教师形成正确认知、提升动力、提高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校园欺凌是儿童青少年中反复出现的、存心的、实力不均的一类特殊性攻击行为.在校园欺凌行为之下,大量校园受欺凌现象随之出现.校园受欺凌是指在校园场所内频繁受到某个或多个欺凌者有意的言语羞辱、敲诈勒索、殴打、谣言、诽谤等负面行为,感受到明显的伤害、不舒服等体验.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凌群体的身心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对受欺凌群体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干预对象的抑郁情绪和受影响程度,提高干预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凌群体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这对干预策略实效性的推广有着重要启示,能为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受欺凌的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关注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学生不断成长,会产生各种心理需要,但由于家庭的忽视、学校教师的冷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特别是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甚少,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又会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面对留守及自闭倾向学生,社会需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增加对他们的关爱和引导,进而可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和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鉴于此,本文围绕农村地区常见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两个维度展开详细解读,从而通过心理健康预防策略进而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和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差异较大,极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及时介入其中进行有效干预。特别是对受欺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消除学生心理恐惧,将校园欺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应对校园欺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校园欺凌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的显著预测因素,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的关键阵地,而教师扮演着预防者与干预者的双重角色。青少年感知教师公正性能否降低欺凌行为,又是如何影响校园欺凌的?研究者尝试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探究青少年感知教师公正性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以及学校归属感、道德推脱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1,077名中学生的调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教师公正性越高,学生实施校园欺凌的可能性越低,感知教师公正性对校园欺凌的影响通过学校归属感(情感)与道德推脱(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得以实现。校园欺凌实际上是一种恃强凌弱的不公正、不道德的群体过程,学校归属感使得学生愿意遵守校规班纪等指令性规范,但是当感知具有群体原型领导者特征的教师不公正时,学生会将其作为描述性规范的标准,而将不公正辩护为群体内的普遍行为,激活将责任归咎于权威或强调群体决策的道德推脱机制进而实施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20.
既往校园欺凌防治研究,将欺凌事件产生与发展归因于欺凌者或受害者具备特定性格特征,从而给出以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作为治理主体和针对性矫治欺凌者与受害者性格特征的策略,事实证明,治理效果不彰。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的行为是在与其他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应从群体交往互动的社会层面重新解读校园欺凌,相应地,校园欺凌的治理要着重改变其他同龄旁观者对待欺凌的态度,并将学生视为欺凌治理的重要主体。校园欺凌旁观者包括四种类型,其中,受害防御者在干预欺凌发生、影响欺凌走向与消减欺凌损害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其他类型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影响欺凌旁观者向受害防御者转变的因素包括学校、班级反对欺凌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受害防御者及其责任的明确程度,旁观者的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程度。据此,可通过组建圆桌会议、成立欺凌处理小组、开发反欺凌模拟游戏等方式促进旁观者积极干预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