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学生、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建构知识的活动,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交互作用,自我建构知识结构,形成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里主动探索的建构者,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建构知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与新课程精神相符合的基本理念.即新课程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移学价值观、教学评价观和课堂建构观,这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课程观、语言观、语言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教师观念的建构需要整合社会、家庭、学校、专家、同行以及学生的力量,加强对话与合作,交流与互动,促进新课程观念的内化,实现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相似文献   

4.
消解与重构:新课程情境中的教师权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使学生信服的威望和力量,它是教师有效行使教学权力、保障教学有序进行、获得预期教学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程的实施正在使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以及师生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消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知识权威、文本解释权威和法定权威的形象。因此,有必要确立新的教师权威观念,重新建构新课程的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更倾向于生成性.是生成的课堂。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人文本,去体验其中的思想、意象或人物,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我以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营造一个开放、生成的语文新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下,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大的不同是课程资源观的改变以及教学过程中要求凸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改变。鉴于此,笔认为“农民运动”教学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有新的切入点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新课程倡导教师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全面更新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育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更需要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新课程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如何从刻板的理论教学中走出来,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笔者就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些粗浅探讨,谨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新课程倡导教师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全面更新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育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更需要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新课程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引导高中新课程,是决定新课程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育管理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角度,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及课堂观,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认清新形势——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刻领会新理念 1、教学理念不同。通过学习,我发现新课程并非完全将旧课程“抛弃”.但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同的教学理念是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不冉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并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共同体验的过程。新课程观更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吴玉军  程晓云 《天中学刊》2004,19(1):116-120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知识观确立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排斥非理性在认识中的合法地位,使得评价出现了一元化、单向度的特点,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内在的丰富情感得不到理直气壮的表现。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传统知识观的绝对性、无限性和精英气质的扬弃,体现着后现代知识观对差异性、多样化、宽容性的理解和把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理念应该重新进行调整:从结果取向到过程取向;从一元化取向到多元化取向;从工具取向到意义取向;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下列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数学教学必须牢固树立新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亲师之情,创设愉快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正确解读教师权威以及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来适应信息时代教学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把学生看作是有待发展的个性化主体,要求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权威重新进行解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的学生观、教学观及课堂观,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课程重构的全新意是课程要素的重建和课程思想与理念的重建。课程理念应当是建构新课程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的发展性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知识观——由客体先在发展为主体建构;教师角色——由学术权威走向知识平等;课堂范式——从教师独自发展为师生对话;教育哲学观——从客体、主导发展为。双主体”;课堂教学操作——从预设的封闭性发展为弹性;教材观——从教教材发展为用教材教。新课程的建构要注意把握理论灵魂的原则;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统一的原则;体用结合的原则。新课程推进策略是:实现由心智模式到实践模式的超越;实现由散点试验到整体推行的超越;实现从新课程理念到现代的个性化的教学观的超越。通过新课程的全面推行,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能完成一次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超越;证明中国基础教育在思索、在发展、在建构着自身。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过程;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新课程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建构观的基本理论,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通过几年的实践,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收获。一、建构观认为知识是由认知重体自己构建的,那么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主体构建知识有着密切的衔接关系;二、建构观认为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那么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使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固接点;三、建构观认为,教师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搭起建构知识的桥梁,那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创建新的检测和评估认知主体建构知识和超越自己的方法和手段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把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阶段.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应该具有现代观念,应该是由教师、文本、学生建构起来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生命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生命的完善与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