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言》中“这样”的用法有“这样 名词”“这样 数量短语”“这样 偏正短语”“这样 形容词”“这样 动词”“名词 这样”“动词 这样”等7种,这里包括了“这样”作为偏正短语、指量短语和指代词及副词等一系列用法,从中可以大略反映出其语法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文本”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开始日益强调“文本”或“文本思想”,但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笔者此举二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笔者读中学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就曾经谆谆告诫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时间已过去20年,自己从事了教学管理工作,这样的“教诲”,在语文课上仍然能够听到,没有先前那样“权威”,只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时候,偶有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教师的“文本”教学中是一个要解…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但在同学们的一般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总是跟着实验册或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的是“应该怎样做”,“怎么做才不会错”,“怎样做才能得到结果”等,这当然是很重要,但如果能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穿插一些反向思维,提出诸如“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行不行”,“难道只能这样吗”等问题,可能会更加有益于对实验本身的理  相似文献   

4.
陈秀晴 《江苏教育》2013,(10):60-60
在笔者看来.好的教育管理一定是善于制造“曲径”,让被管理者在“曲径”中体会“通幽”的乐趣,在“通幽”处感受到“曲径”的魅力.而这样的过程无疑是教育管理的艺术实现。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应该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教育管理的目标与手段才不会分裂.才不会出现教育管理的目标偏离教育本意.教育管理的过程远离管理的宗旨的现象。那么,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创设这样的“曲径”从而通达教育管理的艺术境界呢?  相似文献   

5.
甘小美 《课外阅读》2010,(10):147-148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这样要求:“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于“写作”这样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样建议:“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是实现现代大学科学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后者是前者的动力和根基。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就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创新中实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将使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互为表里。“建设什么样的大学”产生于“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中,“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则蕴涵、滋润着“建设什么样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鉴赏“表达技巧”的考题中,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  相似文献   

8.
“你不可救药.无可挽救了”、“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没有记性.真是木瓜脑袋”、“某某与你同龄样样都行,就你不行”、“像你这样.今后只能上街拉板车混饭吃了”等等.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训斥孩子。  相似文献   

9.
“密密麻麻”与“密密层层”九年义务制教材小语第五册课文《大海的歌》中有这样的句子:“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而在原全日制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码头两边。”编者将“密密麻麻”改...  相似文献   

10.
浸染内地数学教育多年的我。从骨子里认同这样一句话——数学是“讲理”的。教学中,我们最常问的话是:“这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算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藤野先生》的首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众多教参都把“这样”所指代的意思界定为下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亦即下文所提及的两件事:上野公园之所见和在东京留学生会馆之所闻。我认为对“这样”不能作如此简单的判断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上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谈谈你的感受”,“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感受”一词有非常高的“出镜率”,涉及阅读教学的有十多次。  相似文献   

13.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佚名 《教书育人》2008,(9):75-75
“你想要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样的台词或对话似乎在电影里或者小说里见得多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对于生活安逸的现代人来说仍是无所不在的。  相似文献   

15.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 “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 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描写人生的三个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诸葛梅老师的教育之路,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句子:“给”也可以代替“被”。(张志公《语法学习讲话》,P93)在这里,“给”和“被”的性质都不再是介词,它们表示的是“给”、“被”这两个词本身,在句中分别充当主语和谓语动词“代替”的宾语,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于一个名词。这样的词语在元语言学中叫作“目的语”(Object language).元语言学认为:语言从语义角度可以分析为两个级别,用来对  相似文献   

18.
第一招:有时我们在浏览网页时,一页还未看完,但又想打开一个新的链接,可以点击右键,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或按住[Shift]后点击鼠标左键,这样可以在新窗中打开网页。第二招:大部分的网页是“www.***.com”的形式,当打开这样的网页时可以先在地址中输入“***”,然后按住[Ctrl]+[Enter],这样就可以上这个网站。  相似文献   

19.
《孟子》中"然"的词义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孟子》中“然”的用法,并比较其它上古典籍中“然”的用例,来说明“然”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转折连词和词尾等用法都与“然”的代词意义“这样”及“然”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错误”一般由教师呈现,即使是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也只重视“错误”的结果、性质的判断,或者仅对错误原因进行一些“假设性”分析。例如,教师经常使用下列言语对错误进行分析、矫正:“这样做对吗”;“这样做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些言语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