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把民族发展看作仅仅是民族经济的繁荣,而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地区要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应该被重视。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的概念谈起,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分析,结合理论和实践,就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萃哲 《教学随笔》2014,(8):20087-20088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采用的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现了一些弊端,少数民族一直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也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很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设,形成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课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藏族地区,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对于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文化类型是民族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现象造就了多样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可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兴的工业经济文化类型并不适应,充分发挥传统经济文化类型的优势,是加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以重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兴起将中国的旅游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这其中,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旅游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旅游地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力量。民族旅游地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少数民族地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带动了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必然加强了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传统文化必然产生变化。由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也成为社会学者所普遍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也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旅游地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各种影响,运用人类学中“文化自觉”理论,从少数民族旅游地当地居民提高自身意识出发来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贵州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开发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处理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关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9-62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将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和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有力保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是一件关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及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然而面对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又将面临着是继续保持其特色,还是放弃特色追求全面发展经济的归路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选择一种最优的发展路径是实现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滞后性,少数民族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等原因,所以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表现的尤为突出。此外,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是二十世纪的新兴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但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出现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性文章。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主要指由黄河向西北方向延伸的一条狭长地带,介于青藏高原支脉祁连山北麓和蒙新大沙漠戈壁之间。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甘青地区很多古老的城镇和重要文化遗址都分布在这条交通要道上。该地区是汉民族或入主中原的王朝向西部发展经略大西北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之地,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11.
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强烈冲击。相对于社会传承和家庭传承而言,学校教育在办学条件、文化资源、文明辐射和空间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从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双语教学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2):209-210
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学校教学中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地依据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来辅助幼儿园教学,实现对于幼儿情感认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需要保持各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这样,考证各少数民族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就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意义。通过历史和地理的考证,指出哈萨克族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是畜牧经济。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相应地,各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语文教学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朗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就朗读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更加密切频繁,民族地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经验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这一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以便更好地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语,是加快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的要求。广东连南县是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3%,而瑶族只有语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绿色资源。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产业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濒危语言保护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产业化发展意识薄弱、人才缺乏、研究滞后等是制约少数民族语言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旅游与艺术产业,注重少数民族语言产业人才的培养与扶持,促进政府、企业与研究结构的官产研整合可以更好地推进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少数民族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它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是在形成或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实事求是地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探索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各种途径,促进民族经济繁荣,人民富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摆在从事民族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河西走廊主要指由黄河向西北方向延伸的一条狭长地带,介于青藏高原支脉祁连山北麓和蒙新大沙漠戈壁之间。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甘青地区很多古老的城镇和重要文化遗址都分布在这条交通要道上。该地区是汉民族或入主中原的王朝向西部发展经略大西北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之地,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犹如一个巨大的"漏斗",不断地接受着各方的民族。来到这里的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在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作用之下,武陵山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迅速,这对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影响到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并拉大了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民族政策,控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