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     
《教育》2013,(12):15-15
马来西亚:禁止中小学生携智能手机到校 据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即将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据悉,当局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上学,但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保障教学质量及减少相关窃案等原因,禁止学生带手机。不过,一些学校及家长一直希望能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具有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马来西亚教育部之前对是否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也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的手机都具备上网等功能,让学生带着这些手机到学校,将影响他们的专注力。马来西亚教育部经过审慎评估后,允许中小学生在校内电脑室使用校方提供的器材上网,但不准他们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决定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A3):139-140
随着手机的普及及其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手机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又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文章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在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和管理的同时,既充分发挥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又尽量消除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手机上网成瘾是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前景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存在不同问题。可以从树立学生正确的手机上网观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学校多开展丰富的活动、社会政府部门加强手机网络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湘西自治州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5所职业院校的8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的现状,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行为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手机上网差异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就读学校性质、年龄和月生活费等3个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时长上有显著性差异;除民族外,其他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在手机上网内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手机上网行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习得、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4个社会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其社会化环境由现实转向虚拟,时间大大缩短,内容呈明显的跨界性。  相似文献   

5.
某业界组织表示,由于一项重大技术的革新,无线上网将变得容易很多。无线通讯联盟表示.他们将很快制定名为“Wi—Fi Direct”的新规范。有了该技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无线上网设备可以直接连在一起,不必再经过传统无线网络平台进行联机。  相似文献   

6.
高超 《中小学电教》2005,(11):69-71
校园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学校接入光纤实现了共享宽带上网,有公网IP、Web服务器,也有的学校使用电信的ADSL宽带上网,用一台专门的计算机作代理服务器或使用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随着学校上网计算机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上网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建设起点高的学校一般都配备专业的路由器,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来说,单独购买专业路由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似文献   

7.
郑志强是舟曲县第三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班主任,他不止一次地处理过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事,郑老师所在学校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虽然学校有严格规定,但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甚至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上网或聊天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     
《教育》2013,(34):15
马来西亚:禁止中小学生携智能手机到校据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即将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据悉,当局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上学,但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保障教学质量及减少相关窃案等原因,禁止学生带手机。不过,一些学校及家长一直希望能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具有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马来西亚教育部之前对是否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也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的手机都具备上网等功能,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9.
当今,随着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会了上网。网络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对中小学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伯顿所言:“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有一所礼拜堂。”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具有负作用。研究中小学的上网心理,寻找相应的调适策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是广大心理教育者和教师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网络普遍应用以来,个别中学生上网成瘾,他们设法逃避学校及家庭的监管而进入网吧,通宵上网成为家常便饭,以致白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而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难以完成学业,有的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来。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一概反对学生上网。相反,我们应该积极让已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学生上好计算机技术课。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很多学校都上了宽带网,机房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直接上Internet。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和机房的日常管理中,并不是希望学生时时都能上网。那么如何对学生机实时上网进行控制?解决方案是:使每个机房都自成一个局域网,再加上一个合适的代理服务器,让学生机通过教师机才能连接到校园服务器、然后连接Internet,在教师机上实现控制学生上网的功能。如图1所示。需要额外准备的设备硬件是一块网卡,软件是代理服务器Win-Route。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566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居全球第二和亚洲第一.网民中,学生又超过半数.学生上网,一方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应创建良好的软环境,利用建立学校网页、E-mail及强化法制教育等吸引学生在校内上网,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  相似文献   

13.
严伯春 《教书育人》2006,(11):35-37
在各种信息几乎爆炸的时代,很多学校已经上网了。教师可以利用上网查询各种资料,比如教学案例、课例、参考教案、课件以及各种各样的素材。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查找各种资料来提高自己。这是一件方便教师好事,但也存在个别教师利用QQ胡吹乱侃,进入一些不正规的、违法的网站,导致他们失去工作热情,减少备课时间,更有甚者违背了道德、扭曲了心灵、走向了深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现状,通过对手机上网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分析,探讨了手机上网对高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应对高职学生手机上网带来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电子阅览室开放以来,上因特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这是学习新知识的优点。但学生在学校毕竟用于上网的时间很少,有些学生虽然到网上找资料,但对网上内容设置不清楚,所以东点一下,西点一下,为找资料花费很多时间,甚至部分学生把宝贵的上网时间花在了玩游戏、聊天上。因此有些班主任也反对学生“玩电脑”。我认为让学生远离网络,这对于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在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适应能力,关  相似文献   

16.
孙深彦 《现代教育》2014,(2):112-112
我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青少年上网人数已占我国上网人数的80%以上,中职学生更是其中一个重要人群。近年来,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的快速普及,使得学生上网从单一依赖计算机到手机、计算机并用。网络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虽然高校学生借助于智能手机联网开拓了他们的学习视域,便利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他们过于依赖手机,长时间的智能手机上网消耗了高校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神,使得他们精神涣散、无心向学、性格孤僻和情绪暴躁等。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成风乃至常态化,正在破坏着我们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学秩序,正在毁坏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因此,需要高校深化研究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的原因并采取对策给予矫正。  相似文献   

18.
宋新华 《教育》2013,(31):11
据报道,河南省渑池高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中月考中,考试前监考老师要求高一考生主动交出手机,一些学生主动交出了手机,随后考生答题时,校方用探测仪,又搜出来了一部分未主动上交的手机,"主动上交的同学只是被砸了手机,被搜出来的同学还要遭到停课处罚。"课间操时,当着家长和围观学生的面,校领导要求当事学生把自己的手机摔毁,大概有30多台手机被砸。随后,这些说法在其他几位同学处得到证实。有家长表示,有老师也参与砸手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教育暴力变得冠冕堂皇。学校杜绝作弊理所应当,关键在于怎么管。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很多学生养成随时拿出来手机上网的习惯。显然,这与很多家长给学生配备手机的初衷相背离。我们看到,手机成了学生的必需装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张童 《教育》2007,(9S):42-4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1.62亿,其中4430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光是学生网民就占了36.7%。面对中小学生个人拥有手机数量越来越大的现状,不少学校纷纷制定措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理和限制。专家认为,手机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聊天、考试作弊等问题的产生,此类“校园手机族”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