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时期,我们应按照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从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扩大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新特征,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是执政党展示政党形象的新舞台,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维护政治权益的新渠道,对提高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政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也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尽管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但有序的政治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以及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我们需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强组织建设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政治参与制度化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保证。实现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应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崇尚法律至上、维护政治稳定、注重公平正义、坚持有序渐进等基本原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依附型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扩大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加快发展经济,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法律化,并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并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使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文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公民意识作为民主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观条件,有效地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对接,推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公民意识也不断觉醒,体现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的空前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的改革、法治国家的建设、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些无一不呼唤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参与意识不强,自主性参与不足;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参与的形式与渠道单一;参与的制度化程度不高,非制度化参与增多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物质条件相对薄弱与不平衡,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传统文化消极层面的制约。协商民主能有效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比选举民主更有利于公民实质性政治参与;协商民主作为横向结构因素,有利于公民政治参与;多层次多渠道的协商民主,拓宽了公民有序参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准。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民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我国农民中存在大量的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其原因除了农民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为使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持农村政治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