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三十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生育政策放宽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本文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中部四个省的生育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方向是升高,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单独二孩性别比在多数地区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但单独二孩出生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很小。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正式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但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二孩出生规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河北省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利用2015年6月河北省11个地市及所辖县的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以及2016年3月沧州市生育意愿调查数据,进行不同特征人群的生育意愿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二孩生育意愿为62.3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一孩性别、家庭类型、教育和社会资源对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于2014年正式实施,但近一年现实表明,二孩申请远低于预期。本文认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存在"东亚现象"可以作为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同时,决策前期的生育意愿调查受政策的逆反效应、舆论的助推效应和"搭班车"的社会心理效应的影响使得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偏高。本文利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的三次生育意愿调查中双独家庭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适用群体的生育行为进行了预估,并对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方向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4):5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5.
我国先后出台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的生育政策,以应对“高龄少子化”社会的趋势进程。渐进式放松的生育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目标人群在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观念及行为反应。本文基于“七普”数据,从“流动人口”跨区域迁徙特征、适龄人群婚育意愿及决策比较等维度进行分析,阐释政策变迁与社会行为的互动效应,就完善与“三孩”生育配套的“政策篮子”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认为,要尊重适龄人群的“类差异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要“均衡化”城乡资源配置,科学引导适龄人群理性流动;要积极培育生育友好型文化,协同营造良好的婚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单独二胎政策于2013年11月启动实施,这是自1980年9月国家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生育政策重点转向人口控制后的三十年间,国家生育政策方面最大的一次动作。作为人口大国,经国家卫计委的多轮测算,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在我国城乡一致放开后,累计将惠及1500万至2000万家庭,而且这些家庭主要分布在城镇。相关部门预测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每年将增加200万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正>专版要目二孩政策对教育有何影响?全面放开二孩,教育咋"接招"?专家话二孩支招教育编者按:"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新政一公布,立刻引发社会热议。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虽然专家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但因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加  相似文献   

8.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作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重要群体,体制内人员生育意愿的释放对中国人口结构、整体人口素质提升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Ols和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体制内身份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制内家庭的平均生育数量比非体制内少生育0.19个,生育二胎以上概率比非体制内家庭低12.9%,体制内身份对生育数量选择影响是显著的;另外,户籍因素、教育程度、民族、初婚年龄都对居民的生育行为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优化既要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的提升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然而,在寄望"全面二孩"政策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的人口变动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影响。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亟需对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0.
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对"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一个新阶段。文章通过收集了近几年中国人口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现状,认为"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人口结构矛盾的问题。此外,借鉴于其他国家实行的鼓励生育措施,我国也应尽快建立相关社会福利政策来鼓励生育,提高人民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1.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根据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况、人口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文章针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向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8.3%的家庭有二孩生育意向,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孩子抚养方式以及城乡分布等因素对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均向有显著影响,文章据此从社会与家庭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长》2014,(Z1)
正继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二胎的政策在中国实现全覆盖后,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被简称为"‘单独’生二孩"的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各层面引起强烈震动。———摘自《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调查了新时代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华北、西北等六个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育观,重点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严峻的人口形势有一定的认识,比较认同"全面二孩"的人口国策,生育意愿比较契合国家的人口政策。国家及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社会及早摆脱节育惯性的制约,大学加强人口专题教育,联动实施"银发育婴"计划,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愿生、多生二孩。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14-122
近四十年来,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生育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人口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检测数据对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低;年龄、户口性质、一孩性别等人口特征因素,均会对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也会影响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社会公共服务的享受程度,也会极大地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因此,应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职业女性二孩生育制度、加强"全面二孩"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预测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从《经济生活》角度考查。例1.运用"劳动与就业"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有关知识,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的新的人口政策,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至此拉开"全面二孩"序幕。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两个指标同时出现下降,政策导向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阐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通过二孩政策推出后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二孩政策实施的困境,最后提出将"全面二胎"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教师博览》2014,(1):32-32
<正>计生政策大调整将行"单独两孩"制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很多媒体将新政简称为"单独二胎"政策,对此卫计委相关人士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1980年以来强制一孩化政策所带来的五个方面的后果,并认为这是中国生育政策改革需要汲取的历史教训。其次,通过对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少子化危机的教训和应对经验的分析,认为生育文化的力量大于生育政策。低生育文化一旦形成,就有政策难以影响和干预的强大惯性。一旦人们形成意愿性低生育现象,鼓励生育也未必奏效,所以人口治理的未雨绸缪必须留出"时间提前量"。中国已经掉入"超低生育率陷阱",生育率转变出现了"四个转向"。最后提出大国复兴需要"新家庭计划",适度生育保障人口生机,优化人口保障长治久安。告别政策性一孩化,同时鼓励二孩化和保护生育的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我国颁布了“三孩”生育政策。作为“三孩”政策的直接受众或者未来可能受众群体——城市新生代二孩以及一孩母亲却在抚育婴幼儿期间面临着很多照护困境,这种困境会降低其生育意愿,对我国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分析城市新生代母亲在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照护困境,并提出其支撑体系的构建策略,推动社会为城市新生代母亲创造良好的婴幼儿照护环境,从而促进“三孩”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18,(4):24-27
中国的人口政策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其成与败,誉与毁,关键在于生育政策。从早期的不干预、1971年仓促开始的以限制、处罚为主要内容的紧缩政策,到后来兼顾国情、民情的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政策,再到后来,顺应社会各界要求,政府依次启动的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都是在国情、民情、经济、文化、资源和家庭等因素的相互建构中不断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