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传授思政意识理念,锻炼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资源深挖能力、提升工科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显隐融合的思政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全面落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全覆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析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从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精准定位开始,教师应当统一思想认识,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新工科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工科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通过调研教师教学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积累,探讨该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林旻 《学周刊C版》2024,(6):10-1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旨在通过紧扣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专业、强调实践教育、多元评价等要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为主题展开探究,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工科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崛起、民族复兴需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人才。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建设三大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课堂教学设计、考核方法、目标达成等方面探索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课前问题导入、课上案例教学与讨论到课下巩固与拓展,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只需启动学习按钮,学生在好奇心、兴趣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与课上讨论、教师点拨讲解相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立德树人、育人铸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优化教学目标、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探讨,以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育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提高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培养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新时代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思维能力提出新要求,高等院校在"三全育人"中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既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题中之意.基于此,高校领导应树立正确的治学理念,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增加经费投入建设思维模拟训练平台或基地.广大教师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培养,通过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实践或实验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教师应与时俱进,建立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意识,依据其形式、优势、挑战等,创新其实践路径,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文章由此展开,从改革形式、改革优势、改革挑战、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意在为教师提供借鉴,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程育人价值,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冯兴  李汝宁 《教师》2022,(8):93-95
目前,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新阶段,立德树人是新工科建设的根本使命.文章从新工科内涵入手,阐述了系统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必要性,并从三个维度说明了思政教育在系统工程学课程中的融入:思政教师思想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新工科背景下系统工程学课程思...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等工程人才。本文依据文秋芳提出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从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教师链四个维度构建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学术精神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实现立德树人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三位一体的工科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工科教师的数量特征、结构特征、分布特征,分析总结了当前工科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家、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工科教师培养是"国家"的事业;高校是工科教师培养创新的原点和主要基地;社会机制则从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上入手,为工科教师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国家、高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我国工科教师培养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思考和探索,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与工科专业英语课程的关系及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思政内容融入工科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措施:课程培养目标和体系的修订;教学环节思政内容设计;挖掘专业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思政元素。以期完善高校工科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高校工科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家国情怀、服务意识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专业课为依托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课程中X射线衍射分析内容为例,依次从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思政元素挖掘思路、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为其它工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胡振光  梁军  王桂霞 《高教论坛》2022,(1):53-55,8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基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标准,桂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学团队积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引入成为教学团队进行课程思政基本教学模式。本文总结了学校“化工原理”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设的案例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及其在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案例引入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工科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工科强国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现代高校教学课程是教育界的重大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界众多学者、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点方向。从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课程目的出发,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师声乐课程教学中的影响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路径,让学生在提高专业学科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不断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四有教师”价值取向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偏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难以融入思政元素,导致工科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难以开展。为解决这一相融问题,文章建议在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课程思政。通过对国内高校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调研,发现不同授课群体所适宜的思政元素存在差异性。为推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文章分析了工科专业不同授课群的课程思政教育差异性,并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道路工程学术前沿”课程为例,提出了适用于道路工程不同授课群体的差异化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8.
面向高等学校工科专业,深入思考和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与原因,结合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着重探究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三个关键,即思想政治传递设计、德育内容的组织和施教方法的重点。通过“多视角、多内容、多手段”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筑牢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民族团结和创新教育,不断深化、细化、优化更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各民族学子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助推国家建设和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专创融合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动力.金相实验课程作为材料创新培养的主渠道,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新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体系构建助力.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在工学类专业课中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因此,高校课程教学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结合,并在课程考核中加入思政元素,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本研究结合工科课程的特点,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剖析其在融入思政元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方案,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实施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为实现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提供了研究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