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聚焦于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下苏童女性研究中的重点。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类型及特征,进而探究红粉女性形象特征的原因。最后通过联系作者之前和之后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引出苏童塑造的红粉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粉——苏童笔下的女性绣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童的一系列的红粉作品 ,从勘探女性生存的角度虚构故事 ,它们淡化或虚化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物质外观 ,凸现了潜藏于外部生活之下而少有变化的文化结构和心理背景 ,以女人、女人的对立来结构小说 ,实现了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 ,而有一种类的意义 ,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一种人格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一系列的红粉作品,从勘探女性生存的角度虚构故事,它们淡化或虚化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物质外观,凸现了潜藏于外部生活之下而少有变化的文化结构和心理背景,以女人、女人的对立来结构小说,实现了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而有一种类的意义,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的化身.  相似文献   

4.
苏童的一系列的红粉作品,从勘探女性生存的角度虚构故障,它们淡化或虚化了社会政治经济的物质外观,凸现了潜藏于外部生活之下而少有变化的文化结构和心理背景,以女人,女人的对立来结构小说,实现了女性的人身依附意识,红粉不仅仅是红颜风尘女子的别名,而有一种类的意义,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人格的化身。  相似文献   

5.
从1988年王干、费振钟发表第一篇评介苏童的文章至今,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已走过了30个年头,并因之形成了苏童小说的接受研究的四个视阈——先锋、历史、女性、南方。"先锋"是苏童小说最先得以展示并获得接受者呼应的视阈,其中"意象"和"叙事实验"两大视野成为既定视野,"先锋"也由此成为了文学史对苏童的最初定位;"历史"是学者们就苏童小说中的历史与个人、历史与现实、历史欲望学等命题展开的期待视野,有待进一步深化;"女性"是对苏童小说创作的"红粉情结"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视野的丰富与开拓,至今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南方"不仅是苏童接受的既定视阈,而且还开启了诸如"叙事空间""小说地理"等新的期待视野。当然,接受研究中与"历史"相关的如"现实问题"等,也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池永文 《文教资料》2006,(27):78-79
苏童曾以女性形象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文学世界,有别于众多男性作家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苏童笔下的红粉有生存之痛,善恶之变,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苏童用独特的笔触,如同知音一般,描绘着女性内心世界,着力刻画了红粉女性的自轻自贱与魔性放浪,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正苏童是当代小说界的瞩目人物,他的小说以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先锋化的写作姿态,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女性异乎寻常的关注和想象,苏童从女性的视角,用女人的心理去写女人,通过对女性世界、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描摹,在小说里汇聚了许多文学作品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身处男性中心文化中的女性,被  相似文献   

8.
苏童“红粉”系列女性深陷三对矛盾,即个性需要与历史力量之间的矛盾,女性自身的苦难命运与复仇意识的矛盾,对男性既鄙视又依附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黄训华 《文教资料》2007,(34):120-122
苏童是追求独特小说写作风格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红粉系列"小说通过人生寂寞和女性生存境遇的荒凉描写,表现了小说荒凉的主题世界。而荒凉的象征意象和荒凉的人物情感,又为荒凉的主题的围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红粉》消解了有关妓女改造的元叙事,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悲剧。然而在表面温和的女性关怀中又显示了男性作家苏童潜意识的性别歧视,因为在《红粉》的隐形结构中,“男人压迫”改写成“女人压迫”,“红颜薄命”实际上是“红颜祸水”。这既是改写,又是还原。  相似文献   

11.
同样是描写封建社会大家庭里悲哀愁苦的妇女形象,凌叔华和苏童却展示了他们各自的语言特色。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从叙述风格和语言特色两方面来分析宋元水墨画和晚唐唯美诗是怎样影响到《一件喜事》和《妻妾成群》的创作特色的,同时得出凌叔华的写作较多地受到宋元山水画境的影响,她把绘画的技巧带到小说中,简单的对话、儿童的视角、恬淡的叙述、巧妙地细节,使文章散发着一种清淡幽远的余韵,吸引着大片读者。相比起来苏童则更多地受到晚唐诗风的熏陶,唯美感伤的文字、柔软飘逸的风格、凄清幽怨的意象,使得《妻妾成群》以小说的方式再现晚唐诗歌的魅力,读者在阅读时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但在沉醉之余却又压抑感伤。  相似文献   

12.
蜚声当代文坛的作家苏童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美丽但病态的女性形象,她们大致可归为淫荡、阴毒、长舌庸俗三类,解读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可穿透苏童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以苏童小说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效应,其思想中渗透的男权中心意识势必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甚至阻碍我国女性主义的健康发展及我国两性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雷蒙德.卡佛以他"极简"的风格对中国作家苏童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它重塑了苏童的文学价值观,使苏童更加关注平民、小人物的生活,其次它还影响了苏童小说创作的主题,苏童因而塑造了一系列缺少交流的孤独的人;另外这种影响还体现在苏童的语言风格,苏童又不同于卡佛,他将"极简"的线条变得丰腴妙曼,简洁明了的同时又极富质感。最后,卡佛和苏童在创作态度上极具相似性,两者都对"短篇"这一文体极其挚爱。卡佛拥有雕刻家干练精准的气质,而苏童更是秉承着自己画家式的天才的想象力,接受前者对于他"唤醒"式的启迪与影响,同时实现了超越与突围。  相似文献   

14.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15.
苏童以卓越才情和丰富想象力在其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富有艺术魅力的“南方世界”,它呈现出一种潮湿而腐朽的美丽,惯于表现逃离、还乡和死亡的主题,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另一种真实”。本文写作的目的,正在于分析和探究苏童小说里的这个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苏童小说中的时间意识和霍金的《时间简史》中的“时间箭头”有着不约而同的吻合,其对于三个时间箭头的表现蕴藏在小说的景物变化或是人物刻画之中。从“时间箭头”入手,剖析苏童小说蕴含的时间意识及其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苏童的文学创作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妻妾成群》与《碧奴》等长篇小说影响深远,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童所坚守的先锋意识,给中国当代文坛带来了文体形式的革新,而这些作品及后来经过改编所渗透出的民俗记忆无疑烛照了苏童小说的民俗学特色。本文试图揭开苏童小说的民俗植被,守望苏童小说的民俗记忆并以此延展苏童对乡土的执著。  相似文献   

18.
作家陈玉福的小说创作以"1号"系列作品为代表,属于主流小说创作,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品多取材于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凸显了以男性为主的英雄群像,这些英雄们正邪对立,关系错综复杂,他们围绕权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争夺;女人是男性英雄在情感与权力上的补充体现,同时,女性的自我也极为突出地彰显出来;作家对叙事艺术的追求也可圈可点,在时间和地点方面的安排上颇具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苏童小说中的童年意绪作为一种意绪之流,本身就处于一种绵延不断的活动状态中,它的表征也随着情绪体验的改变而改变,可划分为代表性的三类:残酷、冷漠、温情。这三种情绪表征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在苏童小说中频繁呈现,共同构筑了一幅鲜活明亮又意味丰富的图景。  相似文献   

20.
童年意绪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苏童的童年体验,又被苏童投射于小说创作,并在小说中逐步稳定和发散开来的精神介质。他的创作从未停止关于童年的"修辞想象",是基于童年的"超验想象",将自己的童年体验移植到小说中,使小说形成氛围浓厚的童年意绪。而这一切,均是基于苏童的童年经历与童年意绪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