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教育政策与法规》课堂存在理论性强、学生难理解,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难以培养等客观问题。在国考和教育信息化双重背景下,授课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以国考为导向,充分发挥"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的多元功能:课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创新师生多渠道互动,课后帮助教师精准反思教学,科学提高教学效果。雨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解构和革新《教育政策与法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评价和多渠道互动,深化师范生法治精神的培养,是有效提高师范生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2.
"雨课堂"是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大数据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联合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文章立足于西藏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先简单介绍了"雨课堂"的操作和价值以及应用流程,最终确定以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进行"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SPSS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教学成效,列举了有关"雨课堂"在教学中的一个教学案例,旨在为本领域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能动性差、师生互动有限、知识考核为主等诸多问题,信息化教学为课堂革命提供指导方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现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从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路线和雨课堂对教学活动的支撑,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三段十步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双代号网络图绘制为应用案例阐述基于雨课堂的三段十步教学活动实施过程。结果表明:借助雨课堂这一智能化教学工具实施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明显提升课堂参与度,还迅速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焊接结构与设计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由于内容晦涩难懂,传统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智慧教育工具,赋予师生课前、课上、课后全新的教学体验。将"雨课堂"引入焊接结构与设计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简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及教师给定平时成绩,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3S集成与应用课程的学习对于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雨课堂"应用于3S集成与应用课程中,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馈等。实践证明,利用"雨课堂"工具能明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师生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慕课、云课堂、雨课堂、对分课堂、精品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等名词逐渐被高校师生所熟悉。变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变才能进步,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在变革中迎来了各种挑战,从教育教学理念到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管理,都需要寻求新的应对策略以适应教育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教育"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高效课堂的建立。"雨课堂"作为助力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学互动软件,一经推出就因其便捷、高效及较好的客户服务赢得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给高校思政课带来重要变革,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拓展了教学时空,加强了师生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兽医寄生虫病学是兽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之一。2018年本课程授课2014级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首次试用"雨课堂",与2013级相比,教学效果显著提高;2015级、2016级继续使用,同样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欣 《科教导刊》2020,(2):126-127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对电信类专业基础课程积极进行混合教学改革,通过雨课堂联结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以"模拟电路"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的具体模式,解决了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基础差,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9,(3):78-84
文章首先借助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并融入设计学习理念,构建了包含"课前—雨课堂预习"、"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和"课后—雨课堂复习"等三个阶段的基于雨课堂的通用英语设计学习模式。随后,文章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分析了该模式对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影响和学生对该模式的态度,得出结论:该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并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最后,文章阐释了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多元读写能力方面的优势。文章的研究,可为大学英语学习、多元读写能力培养和先进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互动,是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师生心理或行为的改变。深入了解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教师创设平等的互动环境、提高课堂互动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自己的素质要求 ,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为主、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 ,具备信息应用、文化判断等现代课堂运作能力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单向性的知识传播,而是以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为前提与基础的.但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以传授知识为旨归,在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下开展的,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规律性.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科学方法和基本模式可循,教师若能善于运用这些方法,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课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内由教室中师生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基本系统,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它以异质学习小组为本形式,强调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可以改善课堂生态的结构,强化其育人的基本功能,更好的完成其育人作用.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教与学的效率,开展了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通过合理设计和组织课程资源,利用“雨课堂”开展资源推送,引导学生预习/复习;增加随堂测试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相关知识点;利用“雨课堂”反馈的学生学习数据进一步调整教学环节。本次教学改革在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同步直播课堂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对缓解日益严峻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同步直播课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本身客观存在的由技术、师生分隔异地、实时交互困难等问题所导致的师生情感交流难题也随之而来。笔者通过文献研读、实地参与同步直播课堂试点实验,分析了同步直播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师生交互设计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课堂教学文化重构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传统课堂教学呈现着背离、单调和专制的文化异化特征。课堂教学的文化转型,将面临着地域性文化冲突、历时性文化冲突和群体性文化冲突。新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审读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重构课堂教学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课堂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景下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课堂客观存在物之间相互的、双向的、对于知识的授受、情感的交流过程。课堂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可以说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课堂交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视阈。课堂交往不但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同时它更是将和谐社会理论之一的和谐教育表现的更加透彻。  相似文献   

19.
冯娟丽 《成才之路》2021,(11):80-8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在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有利于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文章探究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价值及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课堂教学是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建构性,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实现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一般地,能够促进知识增值的课堂即为发展性课堂:一是实现知识教学与学生智力形成、发展的协调统一。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而智力的形成与发展要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知识教学要促进德性的养成,使学生的知识内化为智慧、升华为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