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爱.是人世是最美好的情感。准如果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通向健康、快乐、成功的幸福之门.如果教师拥有了它.那么它就拥有了启迪学生心智、温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进步的智慧之门.棒开这扇门.  相似文献   

2.
《少先队小干部》2010,(1):32-33
我做作业一向很快.也很少出错。做完作业出去找同学玩.他们就提出要抄我的作业。 要是我答应了呢.他们就跟我玩;不答应呢.他们就要做作业.不能陪我玩了.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1,(11):94-95
我家宝宝1岁4个月.爱和别人抢东西、爱破坏东西。拿到纸类的物品就撕.撕不了的,就揉;拿到玩具,就往地上摔或猛睃;衣柜里的衣服、布料什么的都拖出来.扔得满地都是;桌子上的物品只要他能拿到的.也都往地上摔.还用脚踩。如果什么东西被他摔碎了或弄坏了.就很高若。但是.如果不让他拿.或者说他、接他.他就很生气,又哭又闹。我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好奇心重.但他这个表现.也太与众不同了。  相似文献   

4.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期,年过六旬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姐弟三人安心读书.正月初五就随着一帮村里人去了南方打工.母亲一人就扛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一个女人家其实是不堪重负的.果然.就在我即将毕业的前夕.她病倒了.是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连走路都要人扶着,更别说干活儿了。  相似文献   

5.
齐航 《留学生》2011,(6):46-47
和很多化学系的学生一样.在完成了申请美国大学必须的考试之后,我就开始申请学校了。申请杜克大学是因为比我高一届的师兄去了杜克.我也就关注了。杜克大学的综合排名虽然很高.但化学系的排名却不是很靠前,再仔细看看介绍,化学系有一位在我的专业领域很厉害的教授.那位师兄就加入了他的实验室,于是就申请了,并如愿拿到杜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遂来到杜克.与师兄会合于那位名教授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班级都稳定了,学校也就办好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学校的品牌也就打造出来了.要实现这样的基本目标,就需要班主任具备让学生“服”的功力.那么,如何修炼这项“不世神功”呢?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地址     
父亲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以前.他几乎一星期就来一次.见了我先把一沓书报稿费单递到我手里,半喜半嗔地说:“本不想来.可是又攒了一堆.我要是不送来,你不就没钱花了?”他的语气有些洋洋自得.仿佛没有他这样频繁地奔波两地.我的日子就没法过下去.  相似文献   

8.
王妍妍 《学周刊C版》2014,(5):196-196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这一辈子最该感谢的其实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因为父母太爱我们了.也就多了几分唠叨.我们也就多了几分反感。于是.指导孩子和父母处理好亲子关系就成了教育者刻不容缓且必须去做的工作.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有希望。  相似文献   

9.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  相似文献   

10.
周娜 《小读者》2011,(11):28-28
我的妈妈别的都好.就是太唠叨。从我早上一睁开眼.妈妈的唠叨就开始了。“快起床!快起床!现在都七点了,再不起来就迟到了!”每天早上.我都是伴着这样的唠叨声起床的。每当这时,我都会迅速地爬起床.可是到了表跟前一看才六点半.我就知道妈妈又在“骗”我。不过.从此我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可多亏了妈妈的唠叨。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科普作家李毓佩曾说过:“数学里的黄金分割造就了无数美丽的建筑和艺术.比如维纳斯、蒙娜丽莎.无限不循环小数造就了奇幻的金字塔……”这就是数学的奇妙.它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边转悠。爱因斯坦就对代数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代数嘛.就像打猎一样有趣.那藏在森林里的野兽.你叫他X.然后就一步步逼近它,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9,(3):31-32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由于体弱多病.不得已将铁铺转让给他人而自己当帮工.他从小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他只读了几年小学就辍学了.还不到12岁他就开始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  相似文献   

13.
1.王羲之七岁学书法.少年时期就有了小名气.于是他就骄傲了。  相似文献   

14.
李月洪 《小读者》2011,(2):21-22
很多同学认为假期属于自己.一觉就睡到中午.一玩就一天不归,一看电视就到半夜。一上网就不分昼夜。只是到了开学头几天才想起了作业,  相似文献   

15.
蜜蜂的尾针     
牟丕志 《小读者》2011,(9):14-14
上帝创造蜜蜂的时候.为了使蜜蜂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就特意为它设计了一根尾针。当它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可以用尾针来反击对手。有了尾针,蜜蜂感到非常得意。它想.有了这样神奇的武器.我就不怕别的动物欺负了。于是飘飘然起来。  相似文献   

16.
大功将成防松懈,适量做题好热身. 临考前的一个月里,该看的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该做的题也做得差不多了,这时最容易滋生松懈情绪.许多同学在考前的自由复习时只看些笔记,题也不怎么做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就像打球,经常打就顺手,一个月不打就找不到感觉了.考试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把文翰 《大学生》2013,(3):68-69
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忙得根本停不下来.转眼就过一个月。我每天都逼迫自己在办公室里耗着.一直用”周末就快到了”来麻木自己。总想.拖一拖就快下班了,熬一熬就到周末了。拖什么?熬什么?对我来说,这些是斩不尽的烦恼。怎样才能以兴趣为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8.
袁岳 《留学生》2011,(1):21-21
昨天看到个标题.现代女性新选择做煮妇.还是嫁煮夫?觉得有点夸张。不过.一个人的吃饭问题好解决.一个人饱了,家人都饱了。两个人的饭菜反而是尴尬的.做多做少都是做.一不留神就多做了,一偷懒就不做了。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只有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地理知识.学生的地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我们教授地理这门学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实施地理教学中我们务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正确引领学生勇于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机智”豆     
”唉.怎么就想不出来呢7”平日里思考片刻就能解答出来的题目.如今苦思冥想了好久也没结果.急得我直抓耳挠腮。”怎么了7”表哥走过来.“一早就在那儿嚷嚷.”“求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