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文章通过阐释检察机关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总结了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分析了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并对其在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公民、法人、团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违反环境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或损害后果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检察机关作为政府或公益代表参与行政公益诉讼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特点;检察权和行政权目标一致,这一特质决定了检察机关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参加人的地位;同时,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分离是检察机关进入行政诉讼领域的必要性.确立检察机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参加人地位应结合<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受案范围及参加诉讼的方式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提起、参与公益诉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检察机关公益诉权是检察监督权的一项权能,是权力外化的表现形式。检察机关提起、参与公益诉讼之前必须经过督促起诉制度,并遵循独立性、直接性、谦抑性之原则。只有无人起诉或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时,检察机关方可提起、参与公益诉讼,以彰显检察权的平和性、谦抑性。就具体程序而言,应设置起诉的条件,完善案件管辖,重点关注侵害国有资产、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垄断等案件。同时,根据诉前审查、立案、调查、起诉、法庭审理、判决执行的诉讼全过程,进行程序构建。公益诉讼基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而创设,因而,不适用调解,被告不得反诉、检察机关也不承担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的维护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之一。文章考察中国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的具体实践,通过整体描绘和类型化分析指出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的成就及其不足,进而尝试以检察机关参与公益诉讼为核心,给出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多样,但仍存在障碍,应完善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以何种身份提起诉讼,不仅体现着检察机关所要保护的法益,更彰显着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诉讼地位决定了在诉讼中拥有的诉讼权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学者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即原告说、民事公诉说、法律监督者说、双重地位说、公益代表人说和公益诉讼人说。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需要根据诉讼的特点、各种学说的优劣综合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7.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中,对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及其没有做出明确安排的重要制度进行讨论与设计,试从司法实践出发,对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诉前程序与提起诉讼衔接机制以及案件范围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对上述法律程序的详细探讨与设计,建立起基本完善的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与规则。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我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启发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民事公益诉讼指法律授权的特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针对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在中国,公共利益被侵害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讼担当及诉的利益理论奠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内容与传统民事诉讼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公益诉讼主体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基本环节之一,依据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由于主体条件的限制常被法院拒之门外,即便博得公众喝彩也多以失败告终。2012年《民事诉讼法》顺应了实践的发展需求,增设了公益诉讼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为明确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提供了政策契机。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理论探讨,完善检察机关调查取证权、是否适用调解与和解权利等问题有助于更科学地构建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有其法理基础,国外普遍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我国法律应该赋予公民、公益组织和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一直是行政公益诉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主要包括:原告必须适格、有明确的被诉行政机关、属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经过一定的前置程序等。其中,原告资格问题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最重要的条件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以公职机关为主、公益团体和组织为辅、公民个人为补充的多元原告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论消费领域公益诉讼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消费领域群体性纠纷的日益突出和尖锐,引入公益诉讼已成当务之急,然而现行立法的缺陷却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矛盾的解决.为了进一步推动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机制的完善,该文着重从消费者协会职能的扩大这一关键点入手,探讨其成为公益诉讼原告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就当前消费领域公益诉讼中亟待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突破了传统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限制,为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纳。而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却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诉讼和环境保护。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普通侵权诉讼和公诉制度的分析,结合国外业已完善的环境诉讼制度,以期建立我国可行的环境侵权公诉机制,实现对环境侵权案件的有效救济,这正是本选题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4.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程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问题。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作为原告起诉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又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解决的路径是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多元化的诉讼机制,即在检察机关主要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同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作为其重要的补充,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遏止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无法得到有效救济日益加重的趋势,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传统原告适格理论存在矛盾。本文从传统原告适格理论的局限性分析出发,在论证其对公共利益司法救济的局限性基础上,进而论述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对原告适格理论的拓展,最后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之上,探讨一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适格的理论模型。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公益的维护和提倡是公益诉权产生的现实依据,法治国家的建立和实体法的发展等又为公益诉权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公益诉权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制度上都是对传统诉权理论的突破。具体来说,公益诉权在当事人适格和诉的利益等方面都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传统的诉权理论。  相似文献   

17.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略论--以公众环境权为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屡屡发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公共环境利益的情况,但是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中却没有适当的救济机制,从而公众环境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公众环境权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制度改造和制度刨新方面具体构建我国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架构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存在严重缺陷,如何调度有限的司法资源形成对公共利益的强大保护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梳理。作为一项新事物,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理论层面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迅速发展,微博公益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大力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微博公益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真假难辨、实效性不强、侵犯个人正当权利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扩大透明度,加大影响力、强化微博公益技术支撑平台的安全性保障、加强关于微博公益的法制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规范好、利用好微博公益的力量,从而使我国的公益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益项目尤其小型公益项目发展缓慢,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导致公益项目传播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传播主体吸引和影响力不够;传播方式没有充分结合新型媒体;项目宣传时,项目的独特性或是人文因素不突出;支持项目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因此,亟须采取目标明确的针对性策略,来有效提升校园小型公益项目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