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约还是一年之前,我批改学生作文,一个学生作文的观点让我依然记忆犹新。她的作文题目是《我看"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一篇自由写作的驳论文,文章批驳的靶子是"这山不能望着  相似文献   

2.
无家可归     
她的名字叫安,我们是在几年前的一月在奥索利蒂港汽车终点站相识的。我当时正在写一篇关于无家可归者的报道。她说我跟她谈是在浪费时间,她只是路过,尽管她已经路过了两个多星期了。为了向我证明这是真的,她在一个提包里的一只马尼拉纸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个在幼儿班只呆过几个月的五岁小女孩,竟留意起我看的数学教学资料。她突然指着资料上的两幅图说:“这个是那个样子的。”为了让我明白她的意思,还用手做伸平、并扰、翻转、相合等动作。原来,她是说:乙图是由甲图折叠而成的。这组许多小学生尚需老师指导方能看懂的平面图,这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读了一篇有关教育的论文,文中提到老师应具有四种创新能力,其中一种是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技巧。这一能力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挑战。上个学期开学不久,我便接到班中陈轩家长的电话,说想和我谈谈,而且不能让孩子知道,需在校外见面。话语中让我感到她似乎有难言之隐。于是,我便约她在外面谈了两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5.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6.
魏忠 《今日教育》2015,(2):62-63
20世纪40年代,有两位中国年轻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前后来到美国就读,然后又被同一所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招聘,与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成为同事。30岁出头时,两人的一篇文章,获得了第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5年以后,合作发表了30多篇论文的两个人却因为论文排名问题在以后的50多年中不说一句话。这两个人是杨振宁和李政道。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在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时,一位老师请我帮忙修改一篇论文。她坦诚告诉我,这篇论文是从网上下栽后拼凑而成的,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至今仍弄不明白,没想到在省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而且当地教研部门告诉她该文进一步润色后可编入教育科研成果集。听后我哭笑不得。经了解,当地许多中小学教师为了应付论文评比、职称评定或上级要求,大都采取了这种“剪刀浆糊式”的论文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2012年岁末,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邀我在北师大学生活动中心给幼儿园教师讲课,梁志粲来陪我,她带着一份《光明日报》,上面有一整版篇幅刊登着卢乐山教授的事迹。她指着报纸说,这是她组织的稿件,问我看到这篇报道没有。我说看到了,我每年订有《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9.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位西方学生说:“我的母亲特别无私,她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单位。她过去经常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照管我们,我们姐妹经常饿着肚子等她很晚回家。”这位西方学生说“:这叫什么无私啊,我妈妈才叫无私呢,她为了我们姐弟几个,把工作都辞了,一辈子在家里照顾我们!”这就是东西方观念上的不同。一般认为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比较淡,家庭关系也相对疏远。但是似乎也不完全这样,比如因为生育孩子、因为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而主动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的西方人大有人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年轻母亲愿意全…  相似文献   

10.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位西方学生说:“我的母亲特别无私,她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单位。她过去常忙于工作而顾不上照管我们。我们姐妹经常饿着肚子等她很晚回家。”这位西方学生说:“这叫什么无私啊,我妈妈才叫无私呢,她为了我们姐弟几个,把工作都辞了,一辈子在家里照顾我们!”这就是东西方观念上的不同。一般认为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比较淡,家庭关系也相对疏远。但是似乎也不完全这样,比如因为生育孩子、因为孩子太小需要照顾而主动辞去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的西方人大有人在,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年轻母亲愿意全职…  相似文献   

11.
论文老师:“你这篇论文是抄袭的吧?”学生:“下次不敢了。你就饶了我这次吧。”老师:“这篇论文是我6年前写的。”学生:“啊!对不起。老师,我事先并不……”老师:“不过,我还是决定给你‘优秀’。”学生:“谢谢老师,可这是为什么?”老师:“当时我的导师只给了我‘及格’,可我我的那篇论文应该是‘优秀’。”作文小美在作文里写上长大后的愿望:一、我希望有个可爱的孩子;二、我还希望有个爱我的丈夫。老师评语:“注意先后顺序。”开心坊:老师颂(Ⅳ)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把语文课当作文学课那样教的。为了丰富和充实讲授内容,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我在备课时,总要千方百计多读参考书,多看有关资料;只要跟我教的课文有关的材料,我都一古脑儿搜集起来。上课时,我把辛辛苦苦搜集来的这些东西,“毫无保留”地一起教给学生,心想多教点东西给他们总不会错。至于这些内容学生是不是接受得了,能不能消化,我却考虑得不多。就以我教过多次的《小英雄雨来》一课说吧。为了教好这一课,我事先读了两遍课文,查了几个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概情节以后,便丢开课本忙去找参考资料了。为了说明这篇课文的出处,我翻阅了1949年的人民日报;为了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我读了中国革命史有关部分,查考了作者管桦的生平事迹;为了分析人物和情节,还寻找和阅读了一些参考资料。这些,我都根据我的需要抄摘在备课笔记里,总  相似文献   

13.
怎样对学生进行自然成绩的考核呢?这是个老问题了。许多教师在第一线探讨出各种新路子。就这个问题,我在三年级自然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了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种一种,养一养,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种植、饲养、制作情况各写一篇小论文,提出自己发现的小秘密(即论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探求精神。在考核中三篇小论文各占1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占40%。现将种植、饲养和制作三项的具体做法分述如  相似文献   

14.
拉长幸福     
刘婉明 《新作文》2010,(10):21-22
前不久,我的一篇稿子获了奖,稿费加奖金一下领了50元。这可是我作家梦的成功的开端。为了表示祝贺,妈妈亲自下厨烧了几个我最爱吃的菜。我品尝着她为我烧的菜,不停地说好吃,  相似文献   

15.
我来到山区支教,要求学生写周记。第一次周记交上来,有位学生写的《金银花开》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字迹端正且无一错字,我打了个“优秀”。不过,有的老师说该学生成绩不大好,使我有些怀疑这篇作文不是她写的。于是,我含蓄地问她是不是抄的,她一脸诚恳地说只有一两句话是抄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与学生一起读《班主任之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主任之友》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习惯与命运》的文章,我觉得文中提到的情况与本班的状况很相似,于是我在班上朗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下课后有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能不能把你这本书借给我看一看。”我把书借给了他,其他同学也争相阅读。之后,每一期的《班主任之友》,我看完后都借给学生看。想不到与学生一起阅读《班主任之友》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她使学生加深了对班主任的理解《班主任之友》中那些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论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那些有关…  相似文献   

17.
雷琛  蒙林 《广西教育》2013,(8):59-60
"既然已经行走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就会一直好好地走下去。"陈叙而一脸坚定地说,"我还要走出别样的精彩。我希望在多年后,当学生和家长提起我时,都会说‘她是一位好老师’。这样,我的这一生也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了!"陈叙而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也一直这样做。"蹲下身去和学生交流"2000年8月,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陈叙而迈进了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的校门,从此开始了她教书育人的生涯。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随时撒播,随时开花。"在陈叙而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她心中的一粒种子,每个人都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她的细心呵护。所以,她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我来到山区支教,要求学生写周记。 第一次周记交上来,有位学生写的《金银花开》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字迹端正且无一错字,我打了个“优秀”。不过,有的老师说该学生成绩不大好,使我有些怀疑这篇作文不是她写的。于是,我含蓄地问她是不是抄的。她一脸诚恳地说只有一两句话是抄来的。我相信了。  相似文献   

19.
文昕 《师道》2011,(1):9-9
我弟和我说,他爱人小余要评名师,就缺一篇论文了,问我能不能帮她找人发表。我随口应承下来。弟妹说,我已经带来了,这就给你。事后我挺后悔的,凡事不能随便答应呀。弟妹的这篇文章是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我浏览一眼,它口子开得好大,但泛泛而论,不实在,怎么可能发表呢?她必须重写。  相似文献   

20.
国庆节女儿下课回家,说到老师讲了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是安徒生写的。我听了很感疑惑。我不记得安徒生写过这篇童话,我只记得有《豌豆公主》。我太太本科时专门写过安徒生童话的论文,她也没有印象。我家有一套叶君健先生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安徒生童话》,翻找后,才发现这篇课文改编自《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