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文言文中,数量词的运用比较广泛。它们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特殊之处。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意,这里谈谈文言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一、基数基数词是文言文中表数的基础,即一、二、三……这些数目字。1.文言文中绝大部分基数词沿用至今。我们在阅读时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就能理解。如: (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十年”即“鲁庄公十年”。2.整数与零数之间加上“有”(读you,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字)字,连接整数与零数。如: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的零数、分数和倍数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表示法。下面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句子为例,对此作些分析。一、零数古代汉语的整数与零数之间常常用“有”(通“又”)字相连。这个“有”字,跟我们现在常说  相似文献   

3.
《核舟记》中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着重号系笔者所加。)课本对“有奇”二字的解释是:“还有零”。笔者认为欠妥。在这里,“奇”乃“奇零”、“零数”之意,即是“不成整数的数”或“除整数以外的尾数”,而不是整数“零”。如果把“奇”解释为“零”,则容易产生歧义,不知是表示整数“零”还是整数以外的“零数”。如是后者,则显见其解释得不完整;如是前者,则属画蛇添足了。古汉语中常有“二十有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中数字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一、零数表示法例1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例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  相似文献   

5.
<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2022年版课标“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教师大都比较关注童话、诗歌、散文等文体教学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于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不够重视。其实,文言文作为一种文质兼美、内涵深刻的文学形式,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在文言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虽说文言文是历经数千年积淀的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雕塑,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是老师们不敢触碰的“禁区”,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仍是“冷点”,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老师选择文言文。综观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容易出现两种极端:“重言轻文”和“轻言重文”。  相似文献   

7.
叶小红 《时代教育》2012,(14):14-15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汉语更是以其凝练和一词多解释,一字多用、一字对译文而著称。就文言文中的虚数与概数而言,也是灵活多变的,甚至有时候会让人匪夷所思。弄通文言文里的虚数与概数,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古代科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数古汉语里的不真实的数据,大多具有夸张的色彩,带着修辞的韵味,是为了使文字更有文采而用的夸张手法。而概数是大概的数据,更接近实际的数据,是大概数。有时候也采用只表述出整数省略零数。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以其充满生命张力的语言文字,美不胜收的形式,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可曾几何时,文言文课堂教学俨然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钱梦龙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文言文课堂教学真的只能是“沉疴”?有没有走出困境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生文言文学习理解力、感悟力和鉴赏力不足的现象,创设以微戏剧为载体、以“具身学习”为手段的跨学科学习路径:组织学生细读文言文,形式勾连剧本,把握故事内容,提高文言文学习理解力;创编文言文,文本变脸剧本,深入学习语言,培植文言文学习感悟力;赏析文言文,合作演绎剧本,创意表达理解,培育文言文学习鉴赏力。从而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所指一目了然的文言文,教师极易陷入“忘言”的泥淖,复制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紧紧抓住言语形式,由言语形式出发到文学、文化,再从文学、文化回归到言语形式.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着力于作品的言语表达、写作方法、文章构思、作者思想等诸多方面.遵路识真、想象还原、咀嚼语言、比较差异,是四种有效的回归言语形式的文言文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业雷 《辅导员》2014,(11):26-26
在我们的汉语中,为表示十、百、千、万等或常用量词后的零数,人们常简练地用个“余”字。如:“十余个人”“四百余斤”等等。为表达同一个意思,在口语中又常用“多”“以上”等词来代替‘‘,套”字。英语中具体功能与汉语“余”字形成对应关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实践的层面上考察.文言文教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言”和“文”的关系:“言”主要指字词句。“文”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主要教“言”还是“文”?从“言”入手带起“文”的教学.还是从“文”入手渗透“言”的落实?譬如阅读教学和应试指导的关系: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一律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旬式判断和简单的内容评析。有时候外加一点标点和默写。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把课文当成一篇血肉文章来教呢.还是当成一段应试材料来教?是教成古代汉语呢,还是教成文言写成的文章?再譬如文言文教学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文学)形式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问题实质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问题,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重“文”还是重“言”,仍然是文言文教学纷争的焦点。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困惑,笔者认为无论是面对高考,还是面对新课程素质教育,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基础,以“言”为本,追求“言”与“文”的和谐统一。具体地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扫除“言”的障碍;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逐步解决“言”的问题;反复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都怕文言文,原因是时代的不同、文字的演变、语法词意的变化,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为同源而异流,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15.
[复习指导] 2002年的《考试说明》,已将原来的“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已从原来的第一卷移至第二卷第四大题中考查,考查形式也由原来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课程标准”中有“理解主要内容”“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的要求。高中“课程标准”中有“理解文本所表达  相似文献   

17.
《左忠毅公逸事》中有句云:“……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这节文字极为浅易,却很难断句。华中工学院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其断为:“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出”与“微行”两个动词连用,表达的意思很不明白,令人费解。人教社版“必修”中语教材将其断为:“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也值得怀疑。因为将“微行”归于下句,作“入”的状语,便会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即左氏这次外出开始并未改换衣装,隐藏身份,只是进  相似文献   

18.
在考场上,命题作文曾经独领风骚数十年。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以“话题作文”为代表的新型命题形式各受青睐.命题作文曾一度大受冷落。  相似文献   

19.
徐永新 《语文知识》2003,(10):24-25
文言文中语气助词“乎”和“欤(与)”都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表达疑问语气,但表达作用有别。1、疑问句中,“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例如:  相似文献   

20.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运用文言词语的机会,学生觉得有趣,乐意做,有效果。我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写“文言文”,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让学生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不讲究写法多么巧妙,只要求尽量用上学过的文言词。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给出课文中学过的文言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写“文言”故事。例如学习《桃花源记》后,让学生用上下列词语写故事:缘、异、怡然、咸、无论、及、遂、向、既。有学生写出这样的“文言文”:吾缘·山路而行,忽见丛林,甚异·之。林中高低之树·咸茂,无·论·芳草碧绿。吾怡·然·而乐,复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