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日13版刊登了一篇《大学生“回炉”说明了什么》的文章。文中说到,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却屡见不鲜。去年沈阳市第一机床厂技校招收了一名大学生、一名专科生,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三个月就学到了一手漂亮的好活。无独有偶,天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开办的数控机床培训班,也有不少大学生前来学习数控技术。另据悉“,回炉”现象在贵州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问及一些大学生“回炉”的原因,答是:工作难找。大学本科四年上完却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回到技校学习一门技术在社会上好找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而技术学校的高级技工班却呈现招生、就业两旺的势头。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又走进技校学习。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回炉"上技校正在由个体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一股热潮。如何面对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对于处在发展中的技校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正视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新途径——"毕业生回炉"制度构建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3.
去年,青岛市技工学校招收7200多名学生,有1251名学生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还有15名是大专毕业生。而今年技校计划招生6000多人,而实际报名人数则突破了万人,这其中,更有相当一批报考者手中握有大中专毕业文凭。其实,早在2000年青岛市就出现了取得中专文凭而到技校“回炉”的现象,此后人数不断上升,去年是大中专生“回炉”的高峰。今年技校招生刚刚开始,就有大中专生踊跃报名。有关人士认为,大中专生“回炉”读技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技能人才呈现越来越大的需求,这与社会上高级“蓝领”身价暴涨相关。据调查,青岛市中…  相似文献   

4.
沈今 《职业技术》2006,(19):54-54
“儿子,大学考不上,实在不行就上技校吧!”“上技校当工人啊?我不去,当工人多丢人啊!”虽然这只是一段虚拟的对话,但对话中的这种想法绝对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宁可拿着并不是名牌的大学文凭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进入专业技术院校学习,以后当一名技术工人。当工人真的很丢人吗?汪洋不这样认为。汪洋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后来重新进入技术学校回炉,现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工厂主管生产的副主任。她工作3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回炉”技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些年大学生“回炉”技校热的现象评论颇多。有人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值得提倡,理由是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是用人单位开始摈弃“唯学历是举”人才观的反映,同时也能给职业教育带来希望。因此,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回应,抓住机遇,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6.
新春伊始.在众多高校毕业生奔波穿梭于各类招聘会.承受焦虑忐忑、打击失落的时候.有部分学子却悄然选择了“回炉”上技校。据了解.今年仅广州便有3000人“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大学生“回炉”已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现象.呈现快速“升温”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回炉”技校,虽说是一种特殊现象,但却反映出教育结构设施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的关系,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晓震 《教育》2008,(10):35-36
近年来,大学生“回炉”技校或职校的事例频频见诸报端。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仅广东一省就有3000大学生“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从全国范围看,这种情形似有从个体行为向群体现象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2007年该省共有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技校"回炉",占到该省当年技工学校招生人数的1/4。这一数字引发了不少人反思:什么是人才?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我们的教育该如何让学生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毛志高 《师道》2010,(2):13-13
大学本应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然而,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却前往一所铁路桥梁技校“回炉”,读起了技校。开学才两周,他竞语出惊人:“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11.
数据     
《职业技术教育》2007,(30):15-15
"回炉"大学生乐观看待就业一项对湖北武汉、荆门等地9所职业院校、中专技校230名"回炉"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炉"后心态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大学生"回炉"后,在工作职场选择上,有13.9%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些年大学生"回炉"技校热的现象评论颇多.有人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值得提倡,理由是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是用人单位开始摈弃"唯学历是举"人才观的反映,同时也能给职业教育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回炉”上技校,是高校职能缺失的表现,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回炉”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错位、价值迷失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产生的原因。高等教育若欲对此现象有所为,需要从各类型的大学合理定位、各司其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4.
看了今年10月《职业技术》杂志上半月刊“职教动态”栏目中的《大专毕业生技校“回炉”再造工作后月薪翻倍》一文,我的感触颇深。我佩服文中的大专生打破世俗、务实求生的选择。尽管上了大学,但在社会生活中却找不到感觉,于是毅然决然地重进中专学技术,可以想见,世人的不解、非议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她却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因而值得钦佩。现在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在哪里都是稀缺人才,待遇很高,有的年薪超过10万元,绝非一般大学生可比。作为个人,他们这样的职业选择无可非议。但从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来说,出现这样的“倒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即大学生“回炉再造”现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是很正常的,因为就教育本身而言.大学生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是一个趋势。是终身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回炉再造”现象的出现,其实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做选择。这种积极调整、主动适应职场或者市场需求的做法,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开始以理性态度重新审视学历“含金量”与自身实际能力之间的正确关系。故,大学生就业前到职业技术院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6.
背景:每年7、8月份,职校总要面临激烈的招生竞争,本刊上期关注了职校与技校之间的招生大战。本期再次关注职校招生中的另一现象——“零拒绝”招生。一面是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求,毕业即失业现象并不鲜见,高校毕业生回炉技校职高的消息也时有耳闻;另一面却是职场上高级技工炙手可热,良将难求,不少技工岗位的薪资甚至已经远超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武汉54名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的消息。消息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属于学术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竞争问题。以论文写作为毕业标准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回炉"上技校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大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应以此为鉴,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规划课程,调整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加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毅 《职业教育研究》2005,(12):158-158
近日来,技工学校招收具有专科或本科学历学生的新闻屡见报端。实际上早在2000年,贵州等省份就曾有技校的新生队伍中出现大学毕业生的身影。时至今日,当大学生毕业后“同炉”技校学习由个例发展成群体,无疑是对普通高校教育的一种警示。  相似文献   

20.
消息树     
江苏:大学生“回炉”读技校中专,四川“蓝色助学工程”帮助贫困生圆成才梦,2007年高考有望选题作答,中学生写字也要考核引争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