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重要依据,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托。新课改下,教师的教材观渐渐地发生了改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要努力尊重教材,但不做教材的奴隶;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包装教材,要形成“大教材”的意识。然而,这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不是随意的增删和重组,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深度解读教材、宽度拓展教材、薄度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学中要“用活”教材;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吃透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开发教材资源。力争做到尊重教材的同时还要超越教材;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也要逐步更新,立足45分钟的同时,要超越课堂。即把化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去,更要触及学生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4.
梁营章 《福建教育》2023,(39):53-54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的功能,将教材内容变为师生共同的“学本”,让课堂学习内容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和充满差异的学生成长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明确教材的“建设点”“教学点”“发展点”,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的核心资源.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研读教材、运用教材,也要重组教材、开发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既要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也要立足主体、超越教材主旨.切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的教育活动是双向的,学生要尊重辅导员,辅导员也要尊重学生。具体包括四点内容: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尊重学生的情感。这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教材资源是根本。教师要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因此,在尊重和依托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下面我就如何开发教材资源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活”用教材,有自己的独到理解;优化教法和学法;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贯穿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相似文献   

9.
刘飞 《四川教育》2013,(7):55-56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材的文本具有确定性的解读取向:教科书的提示预示着编者的价值判断;教参的教材分析就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教学就是教教材……这样。文本丰富的意义被单一的解读所代替。师生的个性化解读被标准的分析所扼杀。因此。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多元的文本解读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视野,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渐渐成为“新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正如语文新课标所强调,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与处理。要尊重学生、尊重文本、尊重自我;要基于文本的内在超越:要由踏实的执行走向自主创生。  相似文献   

10.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一个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用好教材。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既要确保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的“主导性”,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把“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作为。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惟教材”的思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即以教材为依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有效地拓展,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教A版数学新教材内容丰富,蕴含许多思想方法,教师要深度研究、开发和拓展教材,让教材“活”起来。在椭圆焦点弦长的教学中,尊重学生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创设适切情境,用“活”教材,让学生理解、感知数学本质,在活动体验中“悟”出数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素养,达成育人目标的主要凭借。怎样用好教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彰显教材的价值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可以从“尊重并研读教材,发现教材的价值”“恰当处理教材,呈现教材的精彩”“灵活运用教材,迁移教材的写法”这三个层级用好教材,从而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语文教师要尊重课标,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要尊重学生,顺学而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何谓尊重教材?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尊重教材体系和结构,如苏科版教材,将“因式分解”作为“乘法公式”的后继内容,在每册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大多数的章节均设计了“数学活动”;二是尊重教材主要特点,如苏科版教材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相似文献   

16.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上课前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大大深于对学生的理解,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是流于形式,而在学什么、怎么学等方面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我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并不考虑学生已知了什么,在预习时了解了什么,现在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又是什么。这种教学,在本质上还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笔者认为,教师要想真正尊重学生,不仅要在教态、教学语言等这些外在形式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地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去教学。那么,教师应该了解自己学生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框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理性地看待数学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在教材留下的“漏洞”处巧妙地打上数学文化史、社会责任感、知识形成过程的“补丁”,使教材变“厚”,使教学“增值”,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深刻且更高效,从而构建学生“学”、“思”、“行”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材“教学化”要尊重数学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双重逻辑”.本文以人教版“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例,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材的比对分析,明确教材“教学化”的边界是“‘链+’恰当,整合有度”,要求教师教学设计应深入解读教材,适度变式拓展,关注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就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新教材的实践者、探索者,深刻理解和把握课改宗旨,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意图,优化教学方法,探索与尝试“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一、体会教材意境,优化教学情境;二、把握教材特色,优化“自主、互动”;三、强调过程和方法,优化“合作、探究”;四、理解教改宗旨,优化教学评价。我们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教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是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用教材时不要盲目地唯本、唯上,更不要受一些思维定式的束缚,要活用、用活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