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重视不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通过认知性教育、实践性教育和渗透式教育等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价值追求,明确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使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冲击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加上青少年抗干扰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致使部分青少年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针对这诸多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大力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系统化,将各种教育环境立体化,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重建社会认同,其根本落脚点在于强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要强化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必须提升青少年个体心理与社会健康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状况和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在我国社会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又存在多样化价值取向背景下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事实上也存在多样价值取向。为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正确处理价值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而美育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创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美育化途径,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认同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红 《福建高教研究》2010,(3):71-72,7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必须立足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多元务实、开放包容和理性易变等特点,在教学原则、棼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机制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教学创新,以教学创新引导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特点和趋势,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矛盾,处理好各种关系。具体地说,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阶级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批判性与整合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课,并非是孤立于社会之外、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独立课程,而是一门基础的、系统的、影响学生道德水准和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德育课程。这一课程特点,决定了其追求的教学目标,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滋养学生的成长历程;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若干辩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特点和趋势,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矛盾,处理好各种关系.具体地说,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阶级性与普世性的辩证统一、批判性与整合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适应了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引领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发挥非正式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道德法律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道德教育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罗东权  孟雅琼 《考试周刊》2012,(47):150-15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大学生所接受,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目前大学生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片面性、易变性,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不一致性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激发大学生高度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文化价值多元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但任何社会都有其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青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多元的思想困惑和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笔者认为: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培育青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面向世界并返本开新;必须为核心价值体系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必须充分理解价值认同的一般规律,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相结合,注重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躬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政治引领和主导作用,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文化这种“软力量”,营造多样性统一的的社会人文环境,从价值观的深层次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扩大社会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6.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必须认真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并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政治引领和主导作用,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清醒地运用文化这种"软力量",营造多样性统一的社会人文环境,从价值观的深层次消除隔阂、化解矛盾,从而扩大社会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基础。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核心价值思想为大学生理解认同,就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分化,但社会过度分化的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是由利益分化、贫富分化所引致的价值共识危机,问题的消解应该诉诸于"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展开,在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的思潮背后潜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对世界性挑战和全球性问题的积极回应,也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在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与超越的历史生成过程中自觉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职业道德教育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两者之间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价值取向的"过滤"作用必须得到重视。社会转型期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三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传统道德与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关系,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关系。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职业道德的内在联系,强化价值取向的渗透,引导学生在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以及就业观、创业观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与和谐社会构建一致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