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把铁路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马关条约》签订后,英、法在滇蜀铁路的主权上竞相争夺和角逐,企图控制铁路沿线的领土及资源。英、法的侵略行径,激起川滇人民的愤懑与反抗。相反,对于英、法在川滇交通线上的争夺,清政府束手无策,畏缩犹豫,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无能。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川滇桂回胞以多种形式开展救亡活动:他们踊跃从军,疆场杀敌;节衣缩食,积极捐募;抢修公路,组织马帮驿运。川滇桂回胞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个碧石铁路是与滇越铁路配套的铁路网,它既是滇东南地区近代实业救国的典范,又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是在滇越铁路的震撼声中滇东南地区的实业家和爱国乡绅自己倡导、筹资、建造、经营的民营企业。这是近代中国、近代东南亚殖民铁路格局中的奇迹。个碧石铁路的修建不仅是滇东南地区民营企业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是滇东南地区发展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日本封锁中国东南沿海,南起越南海防,北到云南昆明的滇越铁路,迅即成了中国对外交通的生命线,中国从国外购买的各种物资,外国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海外华侨华人支援中国抗战的人力、物力,有不少是沿滇越铁路输入中国。此外,东部沿海内迁西南的战略物资、工厂设备、技术人员、知识精英,有相当一部分是辗转到越南海防,由滇越铁路入云南,在西南边疆构建起抗日大后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近代化的许多成果,以及云南战略地位的提升,也与滇越铁路密切相关,而这些对于云南抗战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外国势力把持的机构中,华人属员由于民族主义与生活现实的并存,普遍带有既对抗又妥协的情绪,即华员心态。滇越铁路系中法之争的产物,因而滇越路警这个群体,从诞生之日起,便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华员心态。出于维护主权的需要,滇缅路警具有民族主义的天然属性,但在法国势力把持的滇越公路中,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对抗,呈现出曲折的局面。华员化心态的消涨,最终决定了滇越路警的兴衰。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藏川滇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捐款献物,支援抗战,他们的捐助行为为全国人民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和促进了前线军民团结抗战的热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滇越铁路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唯一国际铁路。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修复滇越铁路昆河段,使滇越铁路昆河段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动脉,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从多方面着重论述滇越铁路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个碧石铁路是抗日战争爆发前云南仅次于滇越铁路的第二大交通运输企业,也是技术装备规模最大的民营工业,该路和滇越铁路在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株萍铁路和粤汉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株洲作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在抗战时又由此向西展筑湘黔铁路,遂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对株洲城市的兴起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铁路枢纽地位带来了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株洲迅速成为货物转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促进了株洲近代工商业的起步、发展与繁荣;导致了株洲人口的聚集和街市的扩张。在50年间,株洲由一个小集市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滇越铁路是法国殖民者为掠夺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矿产资源、进一步侵略云南而修建的殖民铁路,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运行给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在滇越铁路的交通联袂中,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个旧锡矿业开始了工业化建设,滇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矿业时代到来;各种新型工业兴起,个开蒙市镇勃兴。  相似文献   

11.
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世纪末年起 ,帝国主义开始采取以铁路投资为掠夺中国利权、奴役中国人民的手段。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后半期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三次高潮。清政府在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后 ,割地赔款 ,国力大损 ,英、俄、法、日、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他们或强行擅筑 ,或假借“合办” ,或通过贷款控制 ,吞噬和瓜分中国路权 ,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强行修建和直接经营的铁路有 :俄国修建的东省铁路 ,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 ,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  相似文献   

12.
地处川滇黔三省要冲的昭通,素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路段之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昭通在整个抗战布局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为了连接战时首都及东南亚国际港口,保障战略物资的顺利运输,从民国中央政府到云南、四川省政府乃至昭通地方军民,均能齐心协力,在财政极为拮据的情况下积极筹措交通的改善,并在铁路、公路、航空、驿运及水运等领域全面推进,谋求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嗣后,这些工程虽然因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及技术难度过大等诸多原因而最终壮志未酬,却仍然不失为中国八年抗战漫长苦难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滇藏川在“天人合 一”思想指导下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和趋势,不仅决定着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 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采用多要素综合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对滇藏川 的人地关系演进状态进行总体评价。结果为:第一,滇藏川“天人合一”思想日趋薄弱,人地关系演进状 态日趋紧张;第二,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是滇藏川人地关系演进过程的决定因素,其中人口增加作用最 为关键;第三,滇藏川未来人地关系状态的协调主要依赖于人口增长速度的严格控制和资源环境支撑能 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1906年,赵尔丰任职川滇边务大臣,治理川滇边地。他的治边思想以农垦、兴学、设官、练兵、通商、开矿"六要事"为核心;主张加强边务大臣权力;边地继续推行改土归流,设置西康省;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边地实业和交通运输业。在赵尔丰担任川滇边务大臣期间,边地各项事业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滇越铁路建成100年来,在被殖民主义者用以掠夺云南人民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滇东南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古老的滇越铁路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尤其是泛亚铁路的修建,使其运输功能逐渐丧失。应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优势,沿线发展旅游业,使滇越铁路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保路运动堪称武昌起义的前奏,为首义成功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此次声势浩大的运动因路而起,为路而争。这条与7000万四川人利害相关的路到底所指何路?四川无铁路的历史什么时候才结束? 四川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府国”之称,近代西方列强更是“望眼欲川”。1888年法、英两国先后提出修筑滇越、滇缅铁路乘势延至成都的要求。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抢夺铁路修筑权。以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设商办铁路的高潮.詹天佑积极支持各省的商办铁路,他不仅为潮汕铁路公司、洛潼铁路公司勘测路线,提供技术指导,还主持粤路和川路公司,改变了两公司长期混乱、腐败的状况,取得较好的筑路效果,促进了中国商办铁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滇越铁路路线经过了云南省的河口、屏边、蒙自、开远、弥勒、宜良、呈贡、昆明市等地,其路线大部分远离经济发展、人烟兴旺的坝区而经过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偏远未开发之地;滇越铁路修建之时瘴气盛行,给铁路的修建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大量的人员逃离和伤亡,招工、留工困难,当时的法国铁路公司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如提高工价、改善住宿及医疗条件等,还是免不了人员的伤亡;结合相关的资料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滇越铁路沿线分布着云南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铁路的开通创造出对一些新产品、新服务急剧上升的需求。如直接在铁路公司工作或服务于铁路运输的行业,召唤出一定数量的专业劳动者从事专业生产和服务,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由于铁路开通,促进沿线城市工商业发展从而拉动就业,也带动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川滇地区70个气象站点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对近53a来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日、暴雨量、暴雨集中率、暴雨强度、暴雨贡献率在时间演变上均表现为增强趋势,增加倾向率分别为0.22 d/10a、0.98 mm/10a、0.04%/10a、0.29 mm/10a、0.43%/10a.主汛期暴雨日、暴雨量、暴雨强度、暴雨贡献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其次是云南大部分地区,川西高原地区最低;但暴雨集中率在川滇交界处的川西南地区、川东盆地南部地区和云南北部地区较高.近53a来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频率和强度分别增加了0.63%和1.60%,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暴雨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