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脍炙人口的诗歌名篇,帮助学生领略经典诗歌的妙处,当是教学这首诗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曾引用过一位外国教授的话:"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让孩子们"见识经典",其实就是懂得经典,只有懂得经典,才有可能爱上经典.  相似文献   

2.
“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有关学者把《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列为我国国学经典的重要著作.本文所指的“诗”主要是指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唐诗宋词等,“文”主要是指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典籍贤文.  相似文献   

3.
“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友”,几年前,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就与中华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读着晦涩难懂的《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我也曾苦恼过,当我懂得了“有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论诗“独标神韵”,王维诗歌艺术境界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神韵”说的审美理想,因此成为王士禛心目中的“神韵”范本。王士禛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王维诗歌艺术做出更为透辟细致的阐释。标志着”神韵”说理论成熟的《唐贤三昧集》确立了王维诗歌作为“唐音”正宗的地位,也强化了王维诗歌在中国诗歌美学中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5.
经典常读常新。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以其丰富的思想意蕴、超凡的艺术魅力成为古代文学经典。本文通过审美化解读来把握诗歌言语深处潜藏的“文化语码”,鉴赏作品在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三重对照与映衬之美,建构读者与文本在诗歌美学上的认同,重拾《木兰诗》在教学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领会诗意,理解诗句的丰富内涵和意蕴,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特殊性,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中国的诗词,绝大多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7.
贾龙弟 《语文知识》2014,(11):42-43
这是我的一堂诗歌教学课,内容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意境优美的诗歌。因此,我在上课时也着力打造诗歌学习之“美”点,营造“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以实现课标所要求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8.
漫漫长假,你怎么安排这一个月的时间?去看几部经典影片吧,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获得审美乐趣,还可以在轻松中懂得很多关于生活、做人、学习的道理。怎样的片子才是值得一看的?老编们集思广益,几番“深思熟虑”后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希望它们可以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经典”假期!不一样的“经典”人生片名:《阿甘正传》(美国)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主演:汤姆·汉克斯剧情简介:影片以智商仅75的阿甘来观看世界,透过他单纯的思想以及善良的个性,描绘出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历史。虽然40年间,美国历史有巨大的变化,但弱智的阿甘突破智能…  相似文献   

9.
张阳 《文教资料》2014,(13):1-2
班婕妤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作家,现今流传下来署名班婕妤的作品最具影响力的为《自悼赋》、《怨歌行》及《捣素赋》,后世由这“两赋一诗”衍生出诸多经典的诗歌意象。本文就这三篇作品中的诗歌意象进行探究,论证班婕妤对我国古典诗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鼻祖和经典范本,其“中和”精神更是帮助理解《诗经》的重要情感因素。本文从现实主义精神、情感表达的中和化和戒惧敬畏意识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诗经》的“中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是新选的一首诗歌。作者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述了特区的今昔,赞颂了改革开放给特区带来的繁荣幸福。通过这篇阅读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展的巨大变化,懂得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 一、参观访问,增长见识  相似文献   

12.
《说“木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经典,文中林庚对我国古典诗歌里“木叶”及相关意象作出了精细的美学辨析,以此阐明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篇充满诗意又富于理趣的美文。  相似文献   

13.
在一种经典诠释学视域中,“实践”(践履、笃行)对于王船山的经典诠释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王船山对《周易》乾、坤两卦的诠释亦可用来观照其人生实践和人格美学。但王船山对历代诗歌的品评却又表明,王船山由诠释《诗经》这一儒家经典而获得的诗教主张与其诗歌品评实践之间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冲突之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中陶会十五规划课题《重读陶行知人格教育思想研究》文献研究成果,主要探讨“生命即诗”、“诗化人生”、“诗的学校”、“诗的中国”、“诗的世界”和“没有超人的天才”、“什么是真正的诗人”等陶行知诗歌教育的经典命题,为以陶行知诗歌为内容的《现代学生人格学习读本》的实验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老子》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其文学史意义为许多文学史著作所“遮蔽”.《老子》“翻案”法具有创作论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与此同时,《老子》“翻案”法开创了一个被后世创作主体广泛接受的,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类文体中普遍运用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歌语言”,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侯海哨 《教师》2014,(12):16-17
中华传统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博大精深,能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教育人们学会做人、懂得生活的道理。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第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采用《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开展“巧读文化经典积累国粹文化”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校的德育品位,增润教育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18.
王宏印将汪榕培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实践识解与认定为“新格律派”。本文通过梳理汪榕培英译本《诗经》中“典故淡化”“主题革新”属性的译介实务,具体探析王宏印关于汪榕培英译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具有“新格律派”翻译特质的研究观点,以期深度体会汪榕培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实务中,超越阅读认知理性、变通解读行为规范的跨文化译介与交际的核心视点与对应方法。  相似文献   

19.
艾洛 《留学生》2014,(10):11-11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范晔兄译文)”对于大部分马尔克斯的老读者来说,多年以后,听闻马尔克斯辞世的消息,首先能够想到的,大概会是《百年孤独》的这个经典开场。  相似文献   

20.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丹丘认为“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盛唐诗歌其妙处旨在“兴趣”,其“兴趣”笔法追求浑成深厚、含蓄悠远的诗学境界。撷取盛唐诗歌中的五首经典吟唱,从“兴趣”的角度品味其间的“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