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维《鸟鸣涧》被选进了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充满诗情画意,确实是很好的范文。但是,对末二句诗,绝大多数注本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解释都未能使人满意。“月出惊山鸟”一句,几乎都按因果句处置,把“凉山鸟”的原因归结在“月出”上。我认为,“月出惊山鸟”是不宜作前因后果处理的,云破月来或乌云遮月,是夜晚司空见惯的现象,山鸟完全不必惊讶、迷惘。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显示出相应的季节与昼夜的  相似文献   

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3.
前些时偶尔翻阅《中学语文教学》,看到一篇讲析《鸟鸣涧》的文章,对“月出”句作了如下的解释:“‘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和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帮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见1982年第六期第29页) 引用周词以说明王诗,甚为恰当,无可非议。但凭籍曹诗来说明王诗却不够稳妥。说曹诗与王诗“异曲同工”,无非是曹诗中也有明月,也有飞鸟。然而,曹诗中没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字眼:“惊”。也就是说,和王诗不同的是,曹操的“乌鹊南飞”并不是被月所惊。况且,我们知道,“月  相似文献   

4.
“风…‘花”“雪”“月”四种事物是我国诗人词人的“爱物”,特别是古代诗词曲里很常见。下面分别列含“风”“花”“雪”“月”的诗词各十句,都是我们初中生比较熟悉的,你能说出它们的作及出处吗?。  相似文献   

5.
诗词填空     
下面句中的方格都隐去了一个字,请你试把这些隐去的字补填出来。1.月出惊山鸟,肘鸣深涧□。(王维《鸟鸣涧》)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相似文献   

6.
“Wh+都+V(P)”与“Wh+也+V(P)”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各有特点.从情态来看,肯定类“也”式主要体现“必然情态”,肯定类“都”式主要体现“怨言情态”;从主客观角度来看,“也”式多用于主观断言句,常用在将来时和现在时,而“都”式多用于客观陈述句,常用在过去时;从认知方式来看,“也”式属“次第式扫描”,“都”式属“总括式扫描”.从篇章角度来看,后项句的优势句型是“也”式,“都”式倾向于出现在中项句.比较句、陈述句倾向于选“也”式,而递进句、描写句倾向于选“都”武.  相似文献   

7.
龙文余 《语文知识》2005,(12):14-14
人教版高中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中有这样一句:“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人教版国标本课文《欢迎台湾小朋友》中也有一句:“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呀到台湾。”这两句中的“飘”都是别字,应改为“漂”。 “飘”和“漂”虽然读音相同,都是动词,  相似文献   

8.
傅炳民 《语文知识》2002,(12):27-27
“我们”与“咱们”这两个代词都是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它们都可去掉表复数的“们”,分别由单音节词“我”“咱”来替代。如①“敌疲我打,敌逃我追。”句中的“我”即“我们”;②“咱老百姓啊,今儿真高兴!”句中的  相似文献   

9.
陈爱群 《湖南教育》2007,(10):38-38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用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此文的末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闲人”二字的注释是“清闲的人”。“清闲”意为“清静闲暇”,苏轼自称“闲人”是说自己和张怀民都很清闲吗?  相似文献   

10.
王维,我国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素有“诗佛”之称。擅长各种诗体,其中尤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鸟鸣涧》就是一首五言绝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是王维退隐后所作。诗中描写了山中春夜的月景。全诗的灵魂是一个“静”字,而这个“静”字的体现,即作者运用什么手法使读者能够感知这个“静”境,这正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仅从造境艺术方面对(鸟鸣涧)作一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画面,为后两句提供了背景和必要的铺垫;后两句采用了动态描写,突出了…  相似文献   

11.
《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冀君实或见恕也”一句,一般都译成“希望你或许谅解我。”“或”训“或许”义,是一表猜测估量的副词,而此句全无猜测估量的语气,而是带有希望语气的句子。因此将句中的“或”诠释为表猜测估量的副词“或许”义是欠妥当的。笔者认为“或”字在句中是个助动词,它与“恕”  相似文献   

12.
庄子《佝偻承蜩》:“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此句的解释有两个疑点。一是“五六月”,现在不少注本释为“夏季五六月正是捕蝉时节”,主要依据可能是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引司马云:“五六月,粘蝉时也。”(见郭庆藩《庄子集释》)《逍遥游》“夫以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94页方框中陶潜诗“带月荷锄归”一句,“带”为“戴”之误。“带”应为“戴”$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相似文献   

14.
郭燕 《阅读与鉴赏》2009,(10):63-63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砚冰坚”一句,全国普高、职业高中教参都把它翻译为“砚池里的水结成冰。非常坚硬”。网上和江苏版教参则翻译为“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这句中的“冰”,都翻译为“结冰”,或“结成……冰”。这种翻译显然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5.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动静相生,摇曳多姿,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不愧是散文里的精品。但笔者认为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有的地方经不住推敲。“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句的意思是“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这一句有力地表现了三峡山高天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无所谓”和“没关系”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它们意义相似, “无所谓”是不在乎,没什么关系。“没关系”是不要紧,不用顾虑。它们都是三字结构的动词性短语,有较浓的口语色彩,都能在是非选择句中出现。如:  相似文献   

17.
鸟鸣涧一、“人閒”、“人間”/“人閑”《鸟鸣涧》为王右丞《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其一,有多个版本流传于世(1)。除宋蜀刻本与其它版本差异较大之外,其余版本仅于首句第二字上有异(为说明清晰,异文用繁体表示): 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版《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人間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四部备要》校刊本《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三人閑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引自《四部丛刊》《须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  相似文献   

1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嚼咀。像这  相似文献   

19.
话“是”     
在现代汉语单句中 ,作为特殊句式的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兼语句、连动句、“是”字句在结构上或在意义表达上与一般的主谓句不同。“是”字句通常是以“是”为标志 ,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因而也称判断句。“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应为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①韩寒是《三重门》的作者。②纳米技术是一种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的技术。句①主语“韩寒”和宾语《三重门》的作者”是两个同一关系的概念 ;句②主语“纳米技术”从属宾语所表示的“技术”一类的事物。所以 ,句①②都是“是”字句。有些语句虽然用了“是” ,但它们的主语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各种“得”字结果句,认为“得”字结果句有两种基本结构,所有“得”字结果句都是基于这两种基本结构。在这两种“得”字结果句中,都存在词内附接:“得”是表致使义的、具有及物动词性质的表“致使”义的轻及物动词;与之结合成复合词的动词其实是附接在这个轻动词之上的表方式义的词根;此词根没有及物性及论元结构可言。各种“得”字结果句的具体表现涉及到各种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独立于“得”字结果句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