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在此期间,我国每年将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移民城镇,作为"农民工",他们是乡城移民的主体。促进乡城移民摆脱城市和农村的两栖游离状态,顺利融入城市,成了保证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关键问题。《乡城移民建构可持续生计的新视野——基于职业教育社会学的思考》一书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立论视角、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等为乡城移民生存状况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珍贵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正>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提升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水平,特别是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水平,能够助推该群体在城市建构可持续生计,并加快其融入城市的进程。这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井喷式需求的可行路径。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将乡城移民培养为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中低端技能型人才,既可以解决结  相似文献   

3.
乡城移民家庭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在道德观念上融入城市,是乡城移民家庭市民化的关键要素。从道德心理学的视阈研究乡城移民家庭城市道德融入的影响因子、道德困惑、道德迁移,建构乡城移民家庭城市道德融入路径,既有理论研究的意义,也有社会实践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给城市贫困带来输入性影响.农民移民群体与城市制度内人口、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相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水平的低下是其在城市贫困的主要致囡.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加强积累个人资本的方法才能消除农民移民过程中的贫困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乡城移民家庭市民化的过程中,乡村的伦理道德必然会与城市伦理道德产生冲突和碰撞,但乡村伦理可以为乡村移民家庭城市道德的融入提供伦理基础,城市道德也可以为乡城移民家庭的融入提供新的道德元素。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改善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束,从多个维度促进其融入城市。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乡城移民的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升,随之工作搜寻的市场范围得以拓展,更为接近体面就业,从而奠定在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为建构可持续生计奠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培养经济社会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能够降低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视野下农民工的道德融入与社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应该说是世界各国均会遇到的共同性问题,“城市融入”这一范畴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发生了空间迁移,由农村迁入到了城市,是对城市属性的选择性适应。而道德融入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融入”,强调农民工在道德层面的城市融入,是对城市道德属性的选择性适应。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大量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空间位移、户口变迁和职业转换.而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农民工道德融入。对于促进农民市民化角色转换的顺利进行,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将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社区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的“具体而微”。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实现农民工道德融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而农民工在道德融入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社区的阻力,出现道德融入“受阻”现象,为农民工道德融入提供社区支持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从社区建设维度探讨重构农民工道德融入的社区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规模与日俱增的年轻群体,新生代农民工能否真正融人城市,对其自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依托它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丰富内容、拓展形式,使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人他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以下简称《报告》)新书发布会暨"转型中国与青年流动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廉思负责的课题组撰写,将1980年以后出生、不在原籍工作居住的年轻人称为"城市新移民",包括了"蚁族"、"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白领"。有研究表明,"白领"群体已成为城市移民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标志和心理要件,是关系城市社会稳定、繁荣和发展的"稳定剂"和"推进剂"。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如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及多种现实客观条件制约着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惟有城市社区与农民工自身二者共同努力才能使农民工尽快地融入城市社区。对城市社区而言,要做到"破"、"除"、"立"三位一体;对农民工自身而言,也要做到自信、自律、自强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其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城市的管理和秩序的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种重要且必然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教育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形式,必不可少。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在社区教育体系下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2000年以来常州市城区新增人口,即城镇自然增长人口,引进人才,乡城流动的农民工,及城乡行政区划变更而形成的失地农民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十年间常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8.5%,外来人口所占比重略高。在发展趋势上,自然增长率在零增长附近徘徊已成稳定趋势;机械增长惯性会继续,结构上会优化;城市化失地农民会继续增长,但速度会趋缓很多。不同人口群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然不同,目前失地农民人口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唐燕儿、王思民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通过对广州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继续教育的现状及教育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议,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早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特殊群体,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对广东省的6个城市的1459名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教育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低技能的农民工群体面临新的生存挑战:城市化进程加速的适应性困境、技术要求提高的就业困境等。作为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最有效的载体,社区教育肩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其教育与培训的内容选择也应兼顾农民工个体、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需求。新市民教育、与集群产业对口的技能培训和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创业教育或将成为社区教育帮助农民工打破这些困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徐世浩、陈龙根在《成人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农民工群体的社区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策略和意见。首先,作者界定了农民工内涵并总结了农民工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从广义上对农民工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是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陈艳 《职教通讯》2011,(13):39-42
新生代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他们的文化水平高,而对务农知识却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为了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强烈,不但渴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而且对其子女教育问题非常重视。这就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及社区共同努力,以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性与社会发展对其素质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农民工自身的义务。并在调查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和融入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入、培训管理、精神干预和法制教育等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的理想模式,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制度认可之下的社会认同,共享城市化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当前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权益保护、制约因素、政策措施等一些宏观层面,而对于他们城市融入和城市社区教育的关系等微观层面研究较少。本文以增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求,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典型社区教育实践,探究促进城市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提出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模式和可行性方案,更好地帮助农民工的未来生活就业以及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农民工及其子女却是被忽略的群体,作为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对农民工流动子女实施知识援助,以求真正地改善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动儿童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的4000多万流动儿童,带有明显的"移民第二代"特征:虽然生长在城市之中,但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出现了城市社会适应的困境。本文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将流动儿童视为服务的主体,注重发挥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采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探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