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古琴艺术十分重视取音、指法,它们在古琴琴论(如《溪山琴况》)中并非是单纯的技巧论,而是具有审美本体论地位。对琴"音"本身的珍视是与古琴(乃至其他中国艺术)高度重视琴材本身审美价值特性的观念密切联系,这种观念在《考工记》中被称作"材美",它深刻地贯注在古琴审美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艺术瑰宝源远流长,琴在这样的艺术价值体系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琴作为一种乐器,它非常具有影响力;除为乐器之外,它还具有道德、哲学、宗教、政治的内涵。作为中国古琴艺术的代表——梅庵派古琴艺术,它是中国古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既具有历史的机遇,也包含着古琴艺术家们自己的天分、才华。它体现了二十世纪的部分文化生态,丰富了古琴艺术,造就了曾经古琴有过的辉煌,也为艺术的新发展留下了重要的的空间。本文就如何继承梅庵琴派的传统,坚持面对现实,以此来作为爱好者乃至关注它的所有人们需要长久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琴艺术在历史上不仅具有广泛文化影响,而且是古代精神活动在音乐上的重要体现。通过五音来养生修行,琴能养疾,调畅情志。以弹奏古琴能养生的实例和理论依据讲叙古琴对养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琴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早在周代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古琴在跨越其它普通的乐器而成为“八音之首”则主要依托士阶层的存在。在汉代,众多的士阶层视古琴为雅器,借用琴曲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琴学也成为文人精神之寄托而具有人文音乐的性质,因而从根本上将古琴从“艺术琴”提升到“人文琴”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汉代琴学造谐、汉代古琴作品、汉代古琴技法及汉代琴学的“人文琴”特征、汉代琴学的乐教思想几方面来阐释汉代琴学在中国琴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烨 《文教资料》2009,(26):73-74
广陵派是中国古琴音乐发展到清代形成的重要派别,对古琴艺术起着承前继后的作用,它博采众长,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韵.由于特定的传承关系,广陵派为后世琴学留下了宝贵的音响资料,其对后来的琴学研究和继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追求,古琴艺术也不例外。这不仅表现在琴曲、琴论上,也表现在古琴制作时的形制特色之中。古琴的形制中既有对自然界的事物的比拟,也有对人体的模仿。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在现存的数万首诗歌中有不少是反映古琴艺术的经典佳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对古琴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琴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体悟,并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做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品论。这些关于古琴的诗歌佳句,对我们了解古琴艺术的成就和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从部分较典型的唐代琴诗中,尝试寻找有关古琴琴名、琴家、琴曲、琴艺及琴文化的相关记载,感受和探索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观点及美学理念等相互融会贯通的古琴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辉煌时代,在现存的数万首诗歌中有不少是反映古琴艺术的经典佳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对古琴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琴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体悟,并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做了生动的描述和精辟的品论。这些关于古琴的诗歌佳句,对我们了解古琴艺术的成就和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从部分较典型的唐代琴诗中,尝试寻找有关古琴琴名、琴家、琴曲、琴艺及琴文化的相关记载,感受和探索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观点及美学理念等相互融会贯通的古琴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9.
如果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讨论古琴美学,则"情"、"禁"是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从古琴音乐发展史看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非美之美、合乎伦理道德的理性之"禁",与以道家思想为内核的、展现内在生命精神的感性之"情",互补相涵,赋予古琴艺术以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0.
古琴艺术何故如此长期的被历代人嗜好、偏爱?笔者认为,正因为在古琴艺术的呈现中,古琴以其高度的亲和力,在人类的精神大餐中散发出了特有的琴味、声味和人味,使其具有经典的、高级的美味,才能使它不败于众乐器之中,并且超乎其上,成为传统文人居士喜好之艺术品类。以至位居为"琴、棋、书、画"之榜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14.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和"我们"     
《班主任》200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