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陈昶  陈勇 《华章》2008,(17)
公开审判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理论预期上其作用被定位为有利于公民监督司法审判并可以对旁听群众进行法治教育.刑事诉讼具有实现"法和平性"的目的,而笔者认为实践中的公开刑事庭审恰好是实现该目的的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司法权威缺失的背景下,民意影响司法审判的情况时有发生。民意涉足司法审判与法治奉行的司法独立原则相矛盾。通过分析现实背景下民意肆意的原因,提出了汹涌民意下司法审判必须坚持公开、独立及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直接言词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都基本遵循的刑事司法基本原则之一,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仅有某些体现这一原则的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证人亲自出庭作证困难、审判委员会过多介入案件审理等违背直接言词原则的情况。为适应新时期我国刑事司法建设的需要,应当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将直接言词原则确立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在具体制度建设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法律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行政依赖,有害于法治。应该将司法最终原则树立为法治的基本指导原则,将其贯彻到法律运行各环节,以司法裁判作为化解冲突和矛盾的终极手段。该原则的贯彻需要保障有效的审判独立,化解当前司法地方化困境,并且将可司法性作为立法质量的基本标准,便于社会权力通过司法对公权力守法进行监督。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和公平,应该强化司法程序化、透明化,可以在人大制度框架内构建我国的法官弹劾制度,落实司法最终原则,确保法院和法官守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都将审判公开作为基本的法律原则,但是我国现行的几部诉讼法对于审判公开的规定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原则的层面,导致审判公开这项重要的原则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出现脱离立法本意的怪诞现象。本文从实务层面对审判公开原则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这项基本原则的本意能够得到有效而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6.
审判公开是我国司法审判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在审判实践中与审判公开相悖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目前的法院审判机制已成为制约审判公开落实的瓶颈。因此,必须实现审判权的归位,建立运行合理的审判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一直被称为司法的"诟病",通过对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刑事审判陪审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舒鑫 《宜春学院学报》2021,(2):39-43,69
“司法边缘化地区”的居民缺少对于法律的信仰。换句话说,法治的理想并未落实到司法边缘化的地区中去。法律对司法边缘地区的约束力不足。一方面实践生活中,实际上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时刻较少(农村地区解决纠纷多依靠私力救济);另一方面,对于边缘地区的普法并未完全,即许多村民是不懂法律的,在此意义上,还存在律师参与不够、法律援助不足等问题。审判公开制度在该地区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将裁判过程在该地区有效地公开,促使居民参与到裁判的制作过程中去,有利于司法公信力在边缘化地区的树立,有利于审判公开制度在边缘化地区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我们在法律思维中对"法有限、情无穷"的顶礼膜拜,表现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比附援引"的类推思维。罪刑法定原则的理念是限制权力、保障权利,从而最大可能地排除刑事司法中的恣意与专制。形式法治和形式合理性是实质法治的前提与保障,为了保护民众的预期,在当下追求刑事法治的进程中,仍然应该捍卫罪刑法定原则,信奉形式法治和形式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针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司法擅断而提出“罪刑法定原则”以来,已为大多数国家刑事立法所确认,成为一项世界公认的法治原则。我国七九刑法虽然具有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但未明确,同时又规定了类推制度,对刑事司法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修订后的新刑法顺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参阅围绕当前司法实践中正在强调的坚持保障人权、司法程序公正、公开审理原则,提高刑事审判文书的说服力以及公正、果断执法等一系列法律问题,提出了改革现行法院刑事判决书结构的观点和建议,同时进行了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司法认知规则之于刑事诉讼的效益 (效率 )、公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我国刑事诉讼法应确立司法认知规则。具体说来 ,司法认知对象应包括 :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 ;已为法院确定的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实的事实。司法认知的证明效力方面 ,应采取开放态度 ,当有证据足以推翻时 ,应否定其效力。在程序设计方面 ,包括启动、辨明和复核三程序  相似文献   

13.
法官诉讼行为在刑事庭审活动中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司法正义的实现及其程度。本文以中国现实的司法环境为基点,从权利告知、证据调查及程序引导等三个方面对法官诉讼行为作出了反思性评述,并对引起法官诉讼行为偏差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尝试性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时违约方应支付一定的金额。根据合同正义的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此种约定应该受到司法调整。至于司法调整的程度,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有区别。笔者在综述违约金司法调整的研究观点,以及列举出当前司法实践调整违约金的问题基础上,就违约金的司法调整问题阐述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我国刑事司法中刑罚轻缓化的改革尤为迫切和重要。刑法裁量上的非刑罚化、非监禁刑、缓刑的扩大适用和死刑的减少适用,刑罚执行上的减刑、假释的扩大适用和社区矫正的大力推进,刑事程序上的无羁押诉讼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推行,都体现了尽可能适用轻刑和非刑罚处理措施的刑事司法中刑罚轻缓化的改革。以教育改造罪犯,降低刑罚的残酷性和严厉性,有助于促进和平司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长期以来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缺乏统一的适用标准,依赖于司法人员的主观裁量,使得该政策的适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执法不统一,无形中影响了该政策整体运用的效果。宽严相济下的司法实务应高度重视现实法治环境,从现行的法律政策和法律规范出发,以社会功能的修复效果为评价这一政策落实状况的基准。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作为现代司法证明活动中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在诉讼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司法鉴定程序作为一种法律程序,必须建立在程序正义的理念之上.但在我国刑事司法鉴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刑事审判的正当性,这也是改革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亟需解决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赵红艳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23-27,34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监督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刑事司法亦不能例外。适度的传媒监督在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媒监督过度介入刑事审判会影响审判之独立、公正及权威。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我国的传媒监督已趋成熟,其对刑事审判的监督过度了,相反,我国的传媒监督极不发达,只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制度不健全、立法存在盲区,规范落实不到位而使然。所以,如何进一步的规范传媒监督进而使其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价值是刑事诉讼程序追求的取向,刑事诉讼价值在保障实体公正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以刑事诉讼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取向,对影响刑事诉讼公正和法益价值的因素,结合新刑事诉讼法的精神,着力从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措施的角度进行探索解析,为进一步深化刑事诉讼价值问题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刑法的谦抑性指的是只有在立法机关认为某一规范必不可少,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可以替代刑罚的方法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从刑法的谦抑性原理分析,醉驾入罪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从刑法追求的效益和公正价值分析,其不能满足效益和公正价值的内在要求。因此,醉驾行为不应当被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