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顾蕴璞(1931-),出生于江苏无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会员。从事俄汉语法对比、俄汉词汇对比、俄汉翻译研究和汉俄小说的翻译实践与教学。从1962年起,开始产生“莱蒙托夫情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配合教学,把科研的目标完全放在俄罗斯诗歌的翻译和研究上。  相似文献   

2.
机器翻译是人类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自然语言间的相互翻译。由于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传统机器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运用语料库英汉自动化翻译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机器翻译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论苏联卫国战争小说的命运主题祁建立1956年12月31日和1957年1月1日,《真理报》连续发表了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这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卫国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与以往同样题材小说的不同点在于,它关注的已不是战争英雄及其所...  相似文献   

4.
陈丽 《海外英语》2020,(8):10-11
随着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的兴起,机器翻译在翻译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机合译的方式让翻译效率大幅提升,译前编辑和译后编辑有助于减少机器翻译的错误,提高译文质量.该文从译前编辑在文学文本中应用的角度,总结了机器翻译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在翻译前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相应的策略.中文文学文本题材丰富,语言形式多种多样,译前编辑模式能提高机器产出的质量,减少译后编辑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译者效率.  相似文献   

5.
翻译工作是一项艺术,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的桥梁,俄汉两种语言差别很大,俄语语法逻辑性强,中文也有其固定的语法规则,为了得到优质的俄译汉译文,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拆分、加工和重新整合,调整语序是翻译过程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机器翻译技术,近年来,虽然机器翻译技术不断完善、基本得到了翻译行业认可,但是,由于机器翻译在现阶段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推动了新的人机结合翻译技术——译后编辑的发展。译后编辑,作为机器翻译的必要补充,在语言服务行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译后编辑并不是随意的,它需要一定的策略指导。本文解释了机器翻译以及译后编辑的含义,通过对案例的谷歌机器翻译译文的分析,针对机器翻译疏漏错译的类型,探讨译后编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俄译汉是一种语际交际和信息传递,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活动。因此,在俄译汉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多义词在上下文中的理解,词汇在语境中的情感意义,词汇的增减以及对句子语法现象的理解和翻译,这样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机器翻译研究涉及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统计学、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性。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译前对源文本的处理是减少译后编辑处理时间的关键。译前编辑策略的选取应当基于对词汇、句子、语言外因素的考量,提高机器翻译的识别度,进而提高译文质量。当前,“译前编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是较为理想的人机互动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大国战略"的实施,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摆在我国译学研究以及翻译教学工作者面前:尽快培养大量优质的汉译外人才。显而易见,翻译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仅从俄语专业翻译教学角度,提出"汉译俄"教学改革应从教材建设入手,并在自建"人民网双语新闻小型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探讨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通过教材编写原则、语料搜集原则、教材应用等问题的阐述,提出对汉俄平行语料库应用于"汉译俄"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传递,是文化交流的艺术,通过一些汉俄成语翻译实例,介绍几种常见的翻译方法,旨在阐述汉俄成语翻译时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翻译飞速发展。本研究以《石油科技英语翻译教程》一书中的部分翻译实践为例,从简单名词专业化、被动句的翻译、词性转换、长句翻译四个角度分析石油英语文本机器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并总结出运用翻译技巧处理逻辑关系、灵活进行词语搭配、调整句子结构等译后编辑策略。本研究希望帮助译者更好地应对石油文本的翻译任务,提高译文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2.
双关语是英不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段,《红楼梦》中双关语运用尤为突出,本探讨的内容是如何通过翻译传达出《红楼梦》中这一独特语言艺术所体现的主旨、意趣、韵味、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译本双关语英译的得与失,总结出一些双关语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技作品的翻译是指翻译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论文、专著、学术报告、技术标准等。翻 译科技作品要求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汉语语言水平,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 知识,掌握俄、汉两种语言中的一定的科技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如实地翻译出 原文的实际内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的俄译问题[俄]李谢维奇撰李明滨译倘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苏联汉学近50年来所做的一切,便可立即发现它真的完成了巨大的工程。实际上几乎所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作品都已译成了俄文。儒家古籍四书五经(除了《周礼》和《礼记》的一部分以外)和道家主要经...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但机器翻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译后编辑成为完善机器翻译必不可少的手段。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纽马克最著名的翻译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本文以深海采矿英语为例,探讨如何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进行译后编辑。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么是帝国殖民的工具,要么是殖民地进行反殖民的武器。叶芝以翻译为有效的反殖民工具,将古希腊戏剧《俄底浦斯王》和《俄底浦斯王在克罗诺斯》译成现代英语剧本,将一个古代被殖民民族的剧本译入英国殖民者的语言,并加以爱尔兰化改写。本文从后殖民文化翻译理论视角对叶芝翻译这两种希腊戏剧的原因和策略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文化翻译,是爱尔兰后殖民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蒋小菊 《考试周刊》2010,(28):32-34
翻译与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俄、汉两个民族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怎样处理俄译汉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是每一位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故此本文将着重描述俄译汉中针对文化差异现象的具体翻译方法:认真分析和比较俄、汉语中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立体整合,全方位解读,并凭借有效的实用的翻译技巧,进而准确翻译。  相似文献   

18.
韦馨苑  殷健 《英语广场》2023,(22):116-120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已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主要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由技术能力、理论能力和语言能力构成的可持续译后编辑能力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课程设计,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对高校翻译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谭波 《海外英语》2015,(3):129-131,13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目前模糊语言学主要侧重理论研究,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还不够具体和细化。笔者尝试利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爱丽丝梦游仙境》两个汉译本的部分章节,揭示语言模糊性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基于更多的译本来对比分析,总结提炼,才能明确更具体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功能看可译性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绝对不可译性。本文从《红楼梦》选段再看可译性的语言功能观,认为翻译中可译性是相对的,翻译可译性有天生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