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作为侵略工具的20多万“满洲农业移民”及其他非武装日本人开始了无秩序的大逃亡经历。他们当中的很多妇女和儿童因受到中国东北当地民众的救助而得以活命。人数众多的儿童被中国民众救助后,有的顺利回国,有的留在当地融入中国家庭及社会,被称为“中国残留孤儿”。本文通过亲历者的口述,还原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众对日本儿童救助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把蒙疆定位为“特殊防共地区”,赋予其反共防苏的使命。蒙疆政权全面开展反共活动,除采取军事行动和强化社会治安外,还在舆论宣传、教育和宗教等文化方面,进行反共宣传和反共教育。日伪试图通过这些活动,从思想上愚弄、麻痹民众。  相似文献   

3.
图片说明: 图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行的要求民众购买战争国债的海报,图上画有日本的国旗、军旗和战机,写有支那事变国债,还标出了发行日期和单位。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国各族同胞共同参与的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爱国战争。抗战宣传漫画是中国的漫画家们为抗日救亡而创作的宣传保家卫国的漫画。漫画家们主要通过创办漫画刊物、印发传单、墙体作画等形式向民众进行抗战宣传,他们所绘制的漫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战斗性。中国的漫画家们用其独特的抗战方式,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邱天炜 《文教资料》2013,(35):145-147
日本电影在对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观照意识方面独具特色,二十世纪中期日本的反战电影,对二战灾难性的后果进行了反思和谴责,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叙事方式等方面有所探索;但目前某些“反战电影”逐渐走上了美化战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推行"大陆政策",期间新造了政治地理名词--"满蒙"。诸多日本女性作家旅行、旅居"满蒙"并以纤细笔触创作了众多相关文学作品。一些作品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丑化中国,渲染"五族协和",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在文艺领域的渗透。同时亦有作品对战争及殖民具有清醒的认识,批判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呈现中国人的善良与大爱,并表达了对日本民众战争认知及日本历史教育的忧虑。女性作家战争记忆中的"满蒙"叙事,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与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14年8月到1917年4月美国参战之前对比利时的援助为分析个案,分别从与比利时援助相关的三个方面——美国政府对援助比利时的政治支持、美国报界对援助比利时的报道、美国民众对援助比利时的参与为视角,探究了美国援助比利时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文章认为美国政界的政治支持给比利时人带来生存的希望与政治保障;美国报界的广泛宣传使比利时人获得美国人的普遍同情和物质援助;美国民众的物质援助给予比利时人坚持的动力,使他们坚定了胜利的决心;而美国对比利时的援助折射和影响了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其对交战双方的态度经历了一个逐渐偏离中立的过程;从美国政府、美国报界到美国民众在感情与思想上偏离中立的态度加快了美国走向战争的步伐,美国对援助比利时的大力宣传也为美国走向战争做了舆论动员。  相似文献   

8.
走出二战初期孤立主义影响的好莱坞,在1942年至1945年期间,总共生产了1700部影片,其中大约有500部是战争片。特别是美军和好莱坞电影业者并肩作战,拍摄了许多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美国人、美国国土一律神圣化,宣扬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影片,创造了许多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美军还积极配合好莱坞将这些影片播放给前线官兵与参战国民众观赏,用以激励民心与士气,并向世界传递美国为了正义与自由而战的讯息,极大地鼓舞了二战时期国内民众和全体参战国家民众的士气,民众参军、参战的热情空前高涨。直接参与电影制作和宣传的经历,为后来美军长期运用电影载体进行文化渗透和宣传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战时,部分日本妇女既饱尝了饥饿、贫困和亡夫丧子之痛,又通过"支前"等实实在在的工作盲从了统治阶级发动的侵略战争。这些日本妇女是带着"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身份走进侵略战争的,此乃帝国主义侵略国家民众的一般实态,只是在日本妇女这里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战时日本妇女对侵略战争的盲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鼓励儿子或丈夫参军参战,为侵略战争提供充足的兵员;(2)踊跃参加后方"支前"工作,为侵略战争提供物质保障;(3)积极创作助战文学作品和国策电影,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氛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的心理驱动,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的灌输毒化,媒体的错误诱导和政府的高压统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在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的当前形势下,如实指出这部分日本妇女盲从侵略战争之事实并剖析隐藏在这一行动背后的动力因素,对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重新认识日本民众与侵华战争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略战争的发动不能仅归咎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在以往的阶级分析法中被认作受害者的许多普通日本民众、部分思想文化界人士在战争中也扮演了积极角色,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右翼思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氛围。把握军国主义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日本国民对战争罪责的清醒认识,也是遏制今日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1.
《伪满州国》以人性化视角来审视日本人在这场侵略战争中的凄苦命运,并通过这种审视揭示了战争对所有人都是伤害的事实。这种审视为最广大的日本民众正确认识历史并勇敢承担历史责任从而为彻底驱散心灵的阴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虽然以关注日本家庭制度著称,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氛围影响,且其本人也经历二战,因此他的电影同样打上了战争的烙印,但小津安二郎本人对战争的模糊意识形态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战争的思考,首先涉及的便是战争的原动力的问题.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发动那样一场旷日持久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是与日本国内民众的倾力支持分不开的,而这又是由于日本政府长期推行军国主义愚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蜀道经济带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区。南宋与金、蒙长期对峙,战争不断。其中蜀道经济带成为边防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队长期驻守防御。战争以及供给军队钱粮物资,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蜀道经济带的衰落。南宋蜀道经济带的衰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战争、物资供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5.
一战期间,英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战时宣传活动,其中对协约国的主要战略对手德国的抨击与丑化是英国战时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策略上来说,英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开展反德宣传。一是强调德国的侵略性,渲染德军对他国平民的战争暴行;二是将德皇威廉二世作为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人格化代表加以攻击,将英德之战描绘成自由与专制之战;三是否定德国知识界的学术成就,突出他们对专制权力的崇拜和军国主义倾向。从效果上看,英国的反德宣传在战争期间起到了动员国内民众、争取美国等中立国民众同情和支持的效果,但这种宣传所带来的对事实的扭曲和谎言的编织对英国战后的国家形象和国际互信机制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在法学第二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当地民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尤其要注重从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找到与国家法的契合点,将国家法与习惯法完美结合,总结出法律宣传的材料利用寒暑假进行法律宣传,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积极性,又为当地培养更多实用的法律人才,加快依法治国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半截蜡烛》与《卢沟桥烽火》《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组成了以战争为主题的第二单元内容。战争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遥远,他们大多是从影视中了解一二,如电影《举起手来》、各种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等。细读文本,我觉得文中的小道具"半截蜡烛"在带领学生走近战争、拥抱和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799年,一艘中国商船因遭遇风浪,不得不在日本千叶县安房郡千仓町港口停泊。中国船员很乐意当地民众到自己船上看看,大方地让日本人借阅随船携带的中国历书,也乐于回答他们关于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但当中国船员反过来打听日本情况时,当地民众却顾左右而言他。中国船员想找一份当地的地图看看,他们的答复是“这乃吾邦大禁,不许外人看”。  相似文献   

19.
井伏鳟二的《花之城》作为日本战中小说的代表作,在塑造军人形象、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上都具有独特性,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小说在创作上受儒学"中庸"思想的影响,企图通过描写和平假象来掩盖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鼓动更多的日本民众加入到战争中。本文意图揭示小说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真相,希望能够加强新一代年轻人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大北新报》由日本著名报人中岛真雄于1922年10月1日创办于哈尔滨,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后,《大北新报》在日本殖民者大力扶植下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北新报》也为伪满洲国的殖民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该报积极迎合日本殖民者奴化宣传内容,刻意地歪曲、亵渎中国传统儒学的思想文化内涵,成为日本殖民者毒害东北民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