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关于“支”与“枝”的用法让我颇为头疼。先是学生把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枝”写成“支”,接着我又为一道改错题“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只猎枪”(苏教版第十册第24页)而不知所措:课文《天鹅的故事》中清楚地写着“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苏教版第九册第39页),教参上也清清楚楚地写着“只”改成“枝”(苏教版第十册教师参考用书第42页)。带着困惑,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寻个究竟——  相似文献   

3.
“笑眯眯”和“眯眯笑”是两个使用较为频繁的短语,可是不少读物中常常出现“眯”与“咪”混用的情况。比如,全国幼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1987年第1版,1995年第9次印刷)第五册第307、366页均为“笑咪咪”,而在第381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35页与第36页关于法国在印度的殖民据点,同一地点却用不同文字表述,即“本地治理”与“本地治里”。又课本第37页《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图、第55页《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与第56页《独立前的拉丁美洲》图,三图上西班牙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分别称为“西班牙领地”、“西班牙属地”和“新西班牙”。我认为前两个称谓应统一起来,称“属地”更准确。因为哪个国家占有的殖民地都称“××属××”,如第51页的“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第56页的“法属殖民地海地”、“西属拉丁美洲”。“新西班牙”称谓也不完整,应为“新西班牙总督区”,这是…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课《高大的皂荚树》中,先后出现了“荫盖”和“遮阴”。两个词语之中没有把“遮阴”写成“遮荫”,显然“阴”和“荫”不能通用。据《辞海》载:“荫,树阴。引申为遮蔽。”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梆梆的,装的是什么东西呢?”这句话中的“梆”字应该用“梆”还是用“邦”? 在六年制小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1996年11月山东第1次印刷)第八册本课中用的是“梆”字。在以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1997年9月山东第2次印刷,1998年9月山东第3次印刷)第八册本课中均用了“邦”字,到底该用哪个字呢? “邦”字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国,友邦,盟邦。还有…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13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中的“额尔古纳河” ,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 ,当时称“额尔古讷河”。应标为“额尔古讷河”并注今名。同样“爱珲”可标为“瑷珲”。与上类似 ,课本第 5 2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的“台南”应为“台湾”。“纳”由“讷”而来,“台南”应为“台湾”$江苏省灌南县五队中学@苏金荣  相似文献   

8.
[求解 ]《小学教学参考》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 ,多年来从贵刊学到不少东西 ,谢谢 !现有两个问题向您请教 :1 “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三册的《北京》有 :“北京的街道绿树成阴”。这里的“阴”为什么不用“荫” ?2 第四册“归类识字 (一 )”的第一课中 ,“山清水秀”的“清”为何不用“青” ?衷心感谢您的帮助 ,盼答复。广西邕宁县城关第四小学 李冬霞[回音 ]先说第 2个问题。“山清水秀”也作“山明水秀”“水秀山明”“秀水明山”等 ,是 4字成语。从“山清水秀”的结构看 ,这是个联合结构 ,“山”与“水” ,“清与秀”是一致的 ,…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89页:“为以后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应改“隋唐”为“隋朝”。课本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不是“隋唐”统一中国。“隋唐”与“隋朝”$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0.
也谈“”“臣”“易”“”安徽李粹华赵宗祥同志《区别有“”或“臣”、“易”或“”偏旁的字》(见《1995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第47页),从韵母上区别这两组学生经常写错的字,我认为很好,但有疏漏之处。现补充如下:常用的字中,有“”旁的字韵母为“i...  相似文献   

11.
《送东阳马生序》里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一句,其中的“冠”怎么读?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2002年12月第1版,2004年10月第3次印刷)、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11月第9版,2003年11月第1次印刷)都注guàn,笔者认为应注guān。“冠”是多音字。读阴平guān时,表名物义,如“免冠”“树冠”“冠心病”“弹冠相庆”“怒发冲冠”的“冠”;读去声guàn时,表动作义,如“弱冠”“及冠”“冠军”“沐猴而冠”“勇冠三军”的“冠”。(参见《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样的音义对应,古今一致,没有异议。所谓“加冠”,从字面上讲,正如教材所…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 90页下注释 :“禁锢 ,如同软禁。”按“禁锢”是指禁止人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 ,非如同今之“软禁”。“软禁”是指“不关进牢狱但是不准自由行动”。二者显然不同。《汉书》有“皆禁锢不得为吏” ,《后汉书》有“乃皆数归乡里 ,禁锢终身” ,都是这个意思“禁锢”非同“软禁”$陕西省长安县第十中学@姚林庆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不同“考查”湖南/李俊卿1997年高考语文第5题第②小题,请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考察”和“考查”填空:②就在两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一天他攀登上500米高的山岭,又下降到1000米深的峡谷。这句话到底应该选“考察”还是选“考查”...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第4课《君主专制政治的顶峰》“满洲贵族逐渐腐败”一目中说:“清朝到嘉庆时,政府靠加税卖官来增加收入。官吏大多在政治上无所作为,而搜括百姓大显身手。”不少教师和学生给我们写信,说:“搜括”的“括”,应为“刮”,要求我们“尽快改正错误”。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关心和爱护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5.
常见将“偶尔”写作“偶而”的现象。如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136页注“间或一轮”为“偶而转动一下”, 《语文报》高中版第93期《“偶然”与“偶而”》则更是通篇写作“偶而”。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北京第292次印刷)第249页“当家”条下举例:人民-作主;而第1689页“做主”条下举例:当家-。同样的语言环境,前者写成“作主”,后者却写成“做主”,令读者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第三册《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用了成语“惟妙惟肖”,并在课文注释中解:“[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惟,特别。肖,相似。”这条注释解“惟”为“特别”,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惟妙惟肖”也写作“维妙维肖”。在这条成语中,“惟”或“维”,到底怎样解较妥当呢?《新华词典》解“维”的第④义项:“文言助词。例维妙维肖。”《四角号码新词典》释“维”第④义项:“文言语气词,表示加强语意。例:维妙维肖。”《汉语成语词典》、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3期《咬文嚼字》第4页出现错别字“窜红”,当作“蹿红”,向上蹿,走红运。见《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9.
签合同时警惕陷井。(《半月谈》1997年第3期第22页)这是一篇文章的标题,其中的“陷井”实为“陷阱”之误。现代汉语只有“陷阱”而并无“陷井”。阱,音jǐng,捕野兽用的陷坑,只与“陷”字组合。陷阱,除“捕野兽的陷坑”之意外,还喻指“害人的圈套”,上面例子就是用此比喻义。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24页指出: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同时又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其实,这个原则美国早在1899年就提出来了。因此,应把“提出”改为“重申”二字(《教学参考书》上也指出:《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再次确认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提出”应为“重申”$广东省新会市第三中学@邹泽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