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尊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少的焦虑水平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对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对初中生平稳地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本研究试图探讨初中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帮助初中生树立高自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尊结构研究新趋向——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双重结构模型认为个体自尊包括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外显自尊是建立在被试明确意识基础之上的、内省的、非自动的自尊;内隐自尊是人们对与自我相关和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这种态度表现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自尊双重结构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具有密切关系。目前自尊双重结构模型研究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自尊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结构研究一直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也提出了各种结构模型.为我们理解和探讨自尊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同时,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情绪情感、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和学业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维吾尔族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SES量表、自尊IAT测验和SCL-90量表对14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被试的外显自尊偏高,内隐自尊偏低;(2)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但相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3)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彼此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自尊与表征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为深化其认识,文章梳理了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外显自尊与抑郁的关系中主要存在三种理论模型:易感模型、创伤模型和共同因素模型,以及高内隐自尊是抑郁的风险因素等重要结论,并提出提高自尊、减轻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自尊与表征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为深化其认识,文章梳理了二者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外显自尊与抑郁的关系中主要存在三种理论模型:易感模型、创伤模型和共同因素模型,以及高内隐自尊是抑郁的风险因素等重要结论,并提出提高自尊、减轻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吴波 《华章》2010,(34)
内隐自尊是个体对客体评价时的一种无意识地评价或态度表现,并且无法通过内省方式被意识到的,是自我态度长期累积形成的自动化状态.目前内隐自尊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内隐联想测验等间接方式测量,与内隐自尊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外显自尊、心理健康等关系以及内隐自尊稳定性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个体自尊和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入手,运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自我观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尊量表法进行测试,主要探讨两者与心理健康自我观念的关系,从而为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尊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自尊发展状况对个体人格的塑造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与个体自信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联系紧密。目前有关自尊现状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以本科大学生或者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状况进行研究的不多。本文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及较高信效度的人际关系量表,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部分中职生为被试开展调查。研究得出,中职学生的自尊状况总体水平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需引起教育专家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而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二者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隐自尊的发现,对自尊的研究又成为了热点。本文通过对抑郁和自尊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阐述了抑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内自尊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尊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近些年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对自尊的概念和结构有了自己的界定和建构并加以验证,关注国际对自尊研究的动态介绍有关自尊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自尊的特点、影响因素、作用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几个问题,需要后来的研究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尊的群体关联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学者关于自尊领域关联性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自尊群体关联性的相关效应,并结合以往社会认同和集体自尊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并论证了自尊对群体事件的依随性。最后,对由此产生的启示也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尊是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机源,它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自尊水平直接影响人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关系世界中生成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只有在自尊的调节下才会生成和谐的关系世界。自尊的教育引导人去反思自我保护,自尊的教育调节人去学会适应,自尊的教育关爱人去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自尊因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心理学家关注,但自尊的成分与结构问题却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在综述以往自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自尊结构的新观点:双重两因素模型.认为个体的自尊包含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双重结构,同时二者均具有能力感和价值感两个基本成分;自尊的双重两因素各成分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协调、互相影响.自尊双重两因素结构模型能很好体现个体的自主性与社会性特点,也能更集中地揭示自尊成分的不同特性与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尊结构与机能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self-esteem)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心理学主要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自尊的起源、结构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整合以往自尊结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型,并阐述了自尊的驱动性、发展性和调节性心理机能。  相似文献   

16.
身体自尊是锻炼心理学兴起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其研究也备受关注,对其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发展的影响,寻找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方法。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540名福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与自我价值感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环境的不同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产生影响。轻松、和谐、融洽和民主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无显著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只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少数症状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而其外显自尊与所有症状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高内隐-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