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 游河朔的时间岑参《送郭又杂言》诗云:“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当与“河北道”之河北同义。《新书》卷五《兵志》云:“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即指盘踞于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岑参曾在河朔地区漫游,这是他前期生活中的一次重要游历。岑参游河朔时所作的《敬酬杜毕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诗中有“忆昨癸未岁”之句,可以据此定斯游之年。癸未岁是天宝二年,则河朔之游在天宝三年。这与他游河朔时所作诗也是相符的,他在《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中说:“一从弃鱼钩,十载干明  相似文献   

2.
高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两人历来并称。他们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同,都有多次出塞的经历,并且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高适、岑参边塞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气魄宏伟,激情澎湃,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形成了悲壮雄放的风格特征。但高、岑二人气质秉赋迥异,青少年时期教养、经历与生活道路各不相同,因此诗的风格也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此从四个方面对高适、岑参诗的风格差异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3.
盛唐诗人岑参在两次出塞期间,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怀乡诗。他的乡思源于羁旅异乡的经历,并在功名无成的现实中得以强化,具有浓烈、挚切、基调明朗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表达乡思之情,岑参借用了“陇头水”、“望乡”的意象,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4.
岑参的七言古诗共有五十余首,在以编指七古而并称的“王、盂、高、岑”四人中,其数量最多。他的创作,据其生活经历和诗歌风格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天宝八载出塞前、两次出塞和“安史之乱”后三个时期。在第一个时期里,岑参象唐代许多诗人一样,有过漫游的经历。他有些诗真实而细致地记录下了旅途中的生活情景。如《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描写得细致、真切。岑参的这类诗,抓住典型细  相似文献   

5.
岑参是一位伟大的唐代诗人,是边塞诗的发扬者与集大成者,也是边塞诗人中最值得探索与研究的一位诗人,其边塞诗的创作动机一直是诗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就笔者平时的所学、所感,从岑参的身世简介、性格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品入手进行分析,对岑参边塞诗的创作动机做一些自己的论述,旨在为岑参及其边塞诗的相关研究奉上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边塞诗的创作实际存在着写实和想象两种方式,即写实的边塞诗和想象的边塞诗,以此可以将边塞诗区分为两大创作流派,这也形成了边塞诗的两大创作传统。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其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以诗证史,以诗歌证西域舆地。岑参边塞诗的诗题具有纪实和叙事功能,而且诗题中地点明确,统观各诗诗题又具有认识其西域行迹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代诗人高适早期创作的一首著名送别诗.高适(702-765),字达夫.其诗多写边塞风光,风格苍劲雄健,感情浑朴诚挚.他的诗与岑参齐名,被称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千里"两句,写的是塞外黄昏景色.暮日黄  相似文献   

8.
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到陇右地区,期间在凉州停留半年多时间,创作了《登凉州尹台辛》等9首诗歌。其诗既不同于首次出塞时的困顿、乡思之作,叉不同于二次出塞时的写景作品,体现出“辞意清切”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徐炜宇 《红领巾》2004,(3):152-154
诗因诉说而产生,书法因书写而出现,各自经历了无意识创作的阶段而进入有意识创作的层次.这一过程,即形式与技术的形成过程,贯穿着整齐化和逆整齐的追求.诗和书法作为传统文人的必修课,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清代洪亮吉在发配新疆时,创作了大量描写边地风光的诗篇,多方面展现了新疆独特而神奇的自然地理风貌,其中,描写天山的几首诗尤为突出,表达了作对这座名山的热爱和对边疆的深情。洪亮吉的天山诗,是对岑参边塞诗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缘和地缘两个维度拓展了岑参边塞诗研究的新视野.从人缘关系来考察,岑参的幕中同僚很多,但多位同僚都先他回京,这影响了岑参边塞诗中的情绪表达,岑参西域送别诗是其边塞诗的主要题材;从地缘视角去辨析,岑参先后入安西、北庭幕,不仅有主帅之别,更为重要的是有天山南北地域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这首诗是岑参在天宝十三年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的作品,属于即事名篇的七言歌行体。诗主要写的是雪中送人归京这件事。从内容上看,属于传统的惜别,边愁一类的诗;在艺术上,它很好地体现了岑参雄奇瑰丽,高亢朗畅,陡健竣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然其著述的山水诗数量也非常多。他以奇特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川之清丽俊秀,使他的山水诗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奇"风格。"清"是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而"奇"则是其诗歌的创作手法。岑参的生平经历,个性及思维风格以及对其前人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的借鉴,都是其山水诗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岑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本文简要分析了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岑参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诗中“粗犷”、“刚劲”等风格所反映的“阳刚”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美”之间是相互补充、互为解释的同构关系。借鉴西方美学理论对岑参边塞诗进行再认识,拓宽了诗歌研究的视野和角度。岑参边塞诗中的景色描写,直观地体现了崇高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边塞诗的创作形成风尚,达到顶峰,则在盛唐.而盛唐边塞诗人中尤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二人在诗歌创作与风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和各自独有的艺术个性特征.高、岑诗歌的比较研究,对了解盛唐边塞诗概貌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三方面对元白唱和诗与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比较。认为欧梅唱和诗与元白唱和诗都有表现现实政治的内容 ,但欧梅唱和诗显得淡漠平和一些 ;在表达友谊方面 ,欧梅唱和诗在以悲情寄怀的一般模式外 ,强化了以文交友的内容 ;在描写世俗方面 ,欧梅唱和诗直接受到元白的启发 ,欧梅对唱和诗社会功能认识的深化 ,也极大地拓展了世俗化题材。欧梅唱和诗在题材内容上对元白的继承、超越和创新 ,反映了唱和诗这一特定文化载体在题材内容上的某种稳定性 ,同时 ,也体现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其文人心态对唱和诗创作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岑参在北庭期间创作的"西征诗"所涉及史实,诸家论述多有分歧。根据现有史料,西征的对象应是葛逻禄东支。西征顺利解决了由漠北进入北庭的葛逻禄东支的问题,使葛逻禄汗国、回鹘汗国及唐朝在西域的利益得到协调,对盛唐以后北庭地区的安定,回鹘与唐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蒲霏  尹婷 《现代语文》2009,(10):34-35
在盛唐诗坛中,岑参以其边塞诗著称,其边塞诗的创作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联。在其绝大部分的边塞诗中,都体现出了“好奇”的思想个性,除此之外,其边塞诗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选取了岑参的一首七言歌行和一首七言绝句(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进行赏析,主要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然其著述的山水诗数量也非常多。他以奇特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山川之清丽俊秀,使他的山水诗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奇风格。清是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而奇则是其诗歌的创作手法。岑参的生平经历,个性及思维风格以及对其前人山水诗的创作风格的借鉴,都是其山水诗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