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让律师享有了介入侦查的权利,但没有明确律师的法律地位和身份。此次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身份和地位,增加了辩护人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的规定,健全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制度,从而完善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行为多发生在侦查阶段,新《法律诉讼法》的修改极大地加强偶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本文分别探讨了具体侦查厅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及新刑事诉讼法对辩护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如何指引人们运用新的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法学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公民有权获得辩护。根据这一原则,1979年《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79刑诉》)规定了相应的辩护人制度。法理上,辩护人制度指委托或指定辩护人进行辩护的制度。辩护人参加诉讼,是全面贯彻我国辩护制度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刑诉规定辩护人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案件,防止主观片面,特别是辩护律师参加诉讼,可以弥补主观酌不足;第二,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各项法律制度;第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刑事诉讼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后我国辩护制度得到了完善: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即可介入辩护;增加了辩护律师会见时不被监听的规定;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有关卷宗材料有了明确规定;增加了对辩护人或者其他人的禁止性规定.增加的这些规定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有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辩护人的调查取证权也作出相应的规定,然在司法实践和理论设计中,关于辩护人的调查取证仍存在大量问题,急需完善。本文认为,应该从将辩护人的调查取证权延伸到侦查阶段,赋予辩护律师以外的其他辩护人调查取证权,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使辩护人实质上、而不是从形式上拥有调查取证权等三方面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律师在侦查阶段提前介入的权利,但由于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习惯的约束,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受到了种种限制,因此不利于律师很好地履行辩护人的职责。必须改革现行的证据制度,以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刑事案件中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本文从控辩平等原则出发,认为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主要是帮助犯罪嫌疑人行使辩护权并监督制约侦查机关的活动,维护犯罪嫌疑人人权的重要作用。笔者建议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第42条关于追究律师刑事责任程序的规定,被认为是新法的一大亮点和进步。其中的侦查机关回避制度有利于防止侦查机关利用职权对辩护人进行任意追诉,对侦查机关特别告知义务的规定便于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律师的执业安全。但存在条文表述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应明确通知的内容、对象和期限,建立追究辩护律师刑事责任异地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9.
刑事辩护的三大难题中,"会见难"属"三难"之最。辩护人会见权是一项基本的权利,也是辩护权的内涵。新刑事诉讼法对于辩护制度做了重大修改,而对会见权的完善,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辩护人和被追诉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卧底侦查制度步入成文法规制的轨道。德国通过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卧底侦查的主体、适用范围和条件、批准程序、身份保密和告知程序、卧底人员违法犯罪及处理、卧底人员取得证据之运用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因此,对其研究有利于我国在卧底侦查的立法与实践中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行使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贯彻息息相关,检察权的运作前承侦查、后启审判,几乎贯穿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更与此次修法关涉的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侦查措施和审判程序等内容密切关联。因此,如何适应法律新变化、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也为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在检察环节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有必要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础理念,彰显检察工作机制价值,明确检察工作机制建设标准,加强侦查、诉讼、执行等环节的检察工作机制研究,健全检察工作机制,从而有效保障刑诉法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赋予了律师一定的诉讼权利,但其在侦查阶段仅仅只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难以真正担当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之责任。因而,从法律上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及相应的诉讼权利,对于推进刑事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赋予了律师一定的诉讼权利,但其在侦查阶段仅仅只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难以真正担当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之责任。因而,从法律上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及相应的诉讼权利,对于推进刑事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刑事诉讼法》从保护人权的角度出发,对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密切相关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诉讼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与完善,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对规范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行为、强化法律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会见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辩护人普遍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然而由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会见制度的粗疏,使得会见权一直没有很好地实现。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会见的时间、程序等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进步。然而,这种进步仍然只是相对的。以人权和程序正义为标准,新制度会见主体不明确、会见内容不清楚、会见程序不完善等不足,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和立法修改予以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律师在侦查阶段即可介入刑事诉讼是我国诉讼文明的一大进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刑法修正案实施几年来逐渐暴露出法律和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完善以律师为主的辩护制度,首先要着手确定律师侦查阶段的辩护人地位,还要克服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会见难、调查取证难以及执业风险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已成为律师能否在侦查阶段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辩护制度是法律确定的关于辩护权、辩护种类、辩护方式、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权利义务等一系列规则的总称。辩护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要正确看待我国的辩护制度,除了解我国的制度概况外,还需了解他国的辩护制度,毕竟有比较才能鉴别。由此,通过与美国辩护制度的比较,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我国辩护制度所存在的缺陷,以便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基本上确立了当事人主义倾向的庭审制度,旨在达到“公正审判”,但在侦查阶段却依然适用职权主义的模式有时甚至有超越职权主义的成分,这不仅违背程序公正所要求的程序参与性和平等性,还导致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结构性失衡,以至于与庭审的衔接出现问题。为了在侦查中为整个刑事程序打好事实基础,有必要采取体现效率的行政模式,也就是使侦查由职权主义走向当事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监听侦查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听作为一种侦查制度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公权力所代表的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基本权利之间尖锐的冲突.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对监听缺乏明确规定,应借助<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来完善监听立法.  相似文献   

20.
取消免予起诉制度,扩大不起诉的范围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亮点是确立了存疑不起诉制度。该制度因直接关系着无罪推定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及其诉讼价值的实现,而备受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但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近十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存疑不起诉制度尚存在不少问题。文章试从存疑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其诉讼价值,结合其立法上的不足与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展开论述,找出对策,以期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