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建筑制图》课是职业高中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笔者紧紧围绕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图形导读训练”教学法改革制图课的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对《建筑制图》课程教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入“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能够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建筑制图》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面向施上单位,他们要从事施上技术管理工作,工程制图可以说是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工程语言。计算机绘图作为一种先进的绘图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地使用,要使用好这种绘图技术,亦必须掌握好建筑制服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此外,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讲,《建筑制图》是工民建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笔在几年的“建筑制图”课的教学实践中,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改革探索,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4.
我校于1996年提出“我能行”教育,从学生、教师、家长3个层面,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评价、家校协作等方面推进素质教育。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评价的作用也日益显出来。在“我能行”教育的探索中,我们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调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2001年,我校申报并独立承担了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全校师生分成“学生成长性评价的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等于课题组,对师生发展性评价进行了新的探索。目前,我们推出了《光明小学学生成长手册》(以下简称《学生成长手册》)、《光明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手册》、《光明小学教师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自控、他控评价表》。  相似文献   

5.
针对《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常见问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提出改进办法,并以“绪论”课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绪论”课程教学设计。实践证明,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学生工程图学素质和意识均有了很大提升。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建筑制图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对机械制图类教学亦可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专生普遍基础差,空间想象力也差,学习《建筑制图》课感觉有难度.必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建筑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对《建筑制图与CAD》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建筑制图》这一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绘制图纸和阅读图纸能力而开设的基础专业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对制图的学习陷入困难之中。本文以学生学习建筑制图课程的关于形体的三面投影中的困难情况为例,说明以AutoCAD这一建筑制图重要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课时不断压缩的背景下,针对《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的教学特点,提出对《建筑制图》与《建筑CAD》课程进行结合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F0002-F0002,I0001,I0002
《建筑制图》是土建类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同时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1988年开课以来,《建筑制图》课程历经20余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尤其在近几年,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实践条件、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改革,打破了以图学教育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全面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建设,凸显“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教与学的调整和改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的内容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为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天杰 《云南教育》2004,(32):10-11
根据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统一安排,2004年秋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考试新增加了《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课程改革与解决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科新课程的考试。其中《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的考核试卷在总的要求上体现了“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和方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课改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针对《纲要》要求,我们立足课改研究,全面优化评价体系,使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课堂评价,注重多元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体现“四化”,即自主化、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从这4方面进行。1.课堂教学自主化。所谓“自主化”,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得以迅速关注。《建筑制图》作为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受众学生多,而且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和就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效果,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成为必然。为此,本文从高职《建筑制图》微课建设目标、原则、设计、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构思研究,以期探索更为有效的高职《建筑制图》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希望对提高高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及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建筑制图与识图》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和使用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并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所以,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建筑专业学生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敲门砖”.但是,由于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完成,这对原本就“非常脆弱”的职高学生来说,始终是一道坎.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作业设计教学环节出发,围绕如何保护学生脆弱的学习专业的热情并予以激发,让教学切实有效,提出几点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优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AutoCAD建筑制图》是土木类和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文立足于课堂教学,阐述了AutoCAD课堂教学的三大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详细教学过程。文章重点对第一堂课的处理和基本内容部分的讲授两个阶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教学中四个环节的设置,浅析了如何教好与学好《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8.
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叶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以下简称《金材》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门重要技术理论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设《金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中职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氛围是指课堂中的情调与气氛,亦即“情境”。有效地调控教学情境,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金材》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无奈的、被动…  相似文献   

19.
赵芸 《职教论坛》2002,(6):50-50
笔者在《建筑制图》课程中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探索,获得了一些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经验。一、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对人的智慧、学习能力及解题能力、语言能力及素养的陶冶,都有很大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图形演示生动、直观。在《建筑制图》课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用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动画集成直观地表达感性的建筑空间与理性的平、立、剖面之间的转移过程,清晰明了的课堂演示使…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结合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筑制图》与《AutoCAD》课程结合教学的目的与内容 《建筑制图》是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能独立阅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而当前的施工图都是以AutoCAD作为绘图的工具所绘制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AutoCAD作为绘图平台,注入传统建筑制图的内容与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图的识图、读图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建筑制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