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1949年关健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入北平(现北京)城内,至此,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与国民党军主力进行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部胜利结束,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亲自组织和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集团所进行的战略决战,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三大战役,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共四个月零九天,消灭国民党反动军队一百五十四万多人,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歼。从此国民党反动统治处于摇摇欲坠、土崩瓦解之中。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社会第四册第八单元的第八课。本课所在的单元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代革命 ,是“认识祖国”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教材由“三大战役的胜利”和“解放全中国”两部分内容组成。“三大战役的胜利”介绍的是解放战争的一开始 ,敌强我弱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艰苦奋战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200多万人 ,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48年秋 ,和敌人展开主力决战的时机到了 ,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著名的三大战役 ,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为解放全…  相似文献   

4.
第三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947年7月——1949年10月) 第一节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一)中共中央关于战略进攻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发表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不但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而且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政。人民解放军愈打愈强,国民党军则愈打愈弱。战争开始对,国民党军总兵力为四百三十万人,经过一年的  相似文献   

5.
渡江战役的历史背景: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基本被消灭,为了赢得时间,重整军力,国民党政府一手与中共和谈,另一手则积极组织长江防御,企图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2.中共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方面以极大的耐心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渡江,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准备发起渡江战役,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评战犯求和》,是在我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国民党反动派即将倾巢覆灭的时刻——一九四九年一月五日发表的。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  相似文献   

7.
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在战役期间,《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对战役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宣传报道。其重点报道了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中的人民解放军获胜和国民党军溃败情况、投诚起义的国民党官兵情况、共产党对国民党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情景等。这些宣传报道对鼓舞人民解放军士气、各个击破敌人,鼓励民众支援全国解放事业以及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课型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解放军突进中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国民党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 (二)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的成功对于改变整个战争形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2.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民主  相似文献   

9.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我军胜利地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主力决战.经过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反动派丧失了主要的军事力量,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了解放,我军进攻矛头已直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这就是说,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基本胜利,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图一]东北解放军林彪司令员(中)、罗荣桓政治委员(右)和刘亚楼参谋长(左)亲临锦州前线指挥作战.[图二]1949年1月10日我军在南线徐州战场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全部歼灭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并活捉匪首杜聿明,淮海战役至此完全胜利结束.图为我军将成千成万的俘虏带出战场.[图  相似文献   

10.
奔向光明的时刻——记建国前后的留学生回国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留学史上,新中国诞生前后在海外的留学生、学者纷纷归国的壮举,仿佛是一股波涛汹涌的大潮、奔腾向前,一浪高过一浪……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随之于1948年秋胜利发动了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放军突进中原,三大战役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国民党的假和谈,国民政府的覆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认识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的成功,对于改变整个战争形势,起了决定  相似文献   

12.
194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共十三个旅,十二余万人在鲁西南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四月风暴",是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各院校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运动。它在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牵制国民党军的力量,有力支援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七年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也愈来愈严重,这是国民党统治区殖民地化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内战和实施法西斯独裁的结果,而人民解放军的不断取得胜利,又加深了危机的严重性。因而,国民党统治区恶性通  相似文献   

15.
一、在捕捉战机、迅速发动平津战役问题上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一个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战役——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我军解放了东北境。全十一月六日,另一个具有战略决战意义的大规模战役——淮海战役在南线展开。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之间的战略决战进入最紧张的高潮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一、提出目标经过一年的英勇战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开始全国性战略进攻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了哪些战果?蒋家王朝是如何走向覆灭的?这...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渡江战役时间的争议。一九四九年四月,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我人民解放军挥百万之师,向南挺进,饮马长江,威摄江南,直逼钟山,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四月二十三日解放南京,摧毁了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宣告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因此,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关于渡江作战的伟大事迹已经史不乏书。但史学界、理论界长期对渡江战役时间研究的说法颇多,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五种: 一种认为渡江战役是“四月二十日我军发起渡江战役……五月二十七日解放上海,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共俘虏国民党军官兵约四百五十万左右,在教育、改造和使用敌军俘虏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从思想上瓦解敌军,达到收入先收心的目的;采取正确的优俘政策,将俘虏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分别处置,达到了分化瓦解敌人的目的;采取了国民党官兵分别改造的方式,发挥新式整军运动的作用,经过改造的被俘官兵参加人民军队,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鲁西南战役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7年7月在山东省西南部菏泽、郓城、钷野、定陶、金乡、曹县一带所进行的一次大战役。这次战役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军四个师部和九个半旅,共5万6千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本文就这次战役的战前形势、战役准备和进行过程、战役的意义和胜利原因作一简单的述论。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 讲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和全国大陆基本解放的简要过程,从而认识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解放南京。难点: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三、教具:1.《渡江作战示意图》2.自绘《南京解放后向全国大陆进军路线简图》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的总决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它包括哪几次战役?总决战的胜利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人展开了主力决战,先后组织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到1949年2月胜利结束,历时一百四十多天,人民解放军共歼敌一百五十四万余人。国民党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