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应只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应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时,应先提出探究问题,即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102×103,学生易出现两种  相似文献   

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高中物理新课标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即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学过程就是...  相似文献   

3.
柏莉 《中学教学参考》2009,(35):104-104
探究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也就无从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养成感知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的习惯,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就是疑点.它是一个人面对某种不认识的事物而又不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弄清它时产生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现阶段大力倡导的探究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教会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再去发现新问题.这样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直接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困难所在,才有可能解决.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结合笔者讲授《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课堂实录,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爱迪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科学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刨设问题情景.有意识地设疑.引导学生生疑.把学生带进精彩的广问题空间.让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并积极主动去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材在变,而不变的是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离不开优化问题设计.于是笔者从教师实施高效率教学的有效途径、适应新课程有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及有效教学的优化问题设计思想与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去探究,从而感知,针对新课程的学习特点,优化问题设计不仅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而且越来越成为学生探究与发展的载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技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以问题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要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应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继承是学习,获取未知的知识更是学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而不是感知.好的学习是问题激发的。笔者认为。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实质是一个提出问题经过猜想与假设、调查与分析、规划与实施,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单元和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之中。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潘群革 《职教论坛》2002,(16):38-38
问题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就要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然后通过学习找到答案。一、“问题探索”教学法的教学程序“问题探索”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其教学程序是:二、“问题探索”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情景,设疑问题如右图所示“”形的金属框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本节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4.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探究性教学已走进课堂,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主体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问题教学法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的教学法。课堂上,以“问题”为主线.基于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提出问题,基于思考探究促使学生掌握技能、解决问题,基于发展促进学生创造思维、适度拓展问题。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学生会进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6.
一.精选例题 1.挖掘教材习题的潜在功能 透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例题或习题的潜在功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横的剖析和纵的延伸,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强调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问题的选择主要以完成教材学习任务为目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法强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为出发点.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和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别从情境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活动的组织等几方面阐述了笔者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突出强调了教学观念的转变 ,倡导教师的教“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学会学习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数学教师 ,如何适应课改要求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把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教师教的讲授过程转换成侧重于学生学的探究过程呢 ?1 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 ,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如何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国内外数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若单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探索,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作为一线教师进一步开展有效教学工作的捷径.新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教学过程明确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然而,对大多数课堂教学来说互动式教学的开展可谓屈指可数、昙花一现.在与老师们的探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