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终端.又是教育的本体。因此,学校办学理念必须把师生,特别是师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师生的发展”出发.这正是红光小学办学理念的逻辑起点。学校以“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三自”教育为办学特色.这些理念和思想的催生.皆是在实际办学中努力践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既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个体终身发展的基本途径。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正规教育中各类教育类型被排除在终身教育体系之外。正规教育中各类教育类型要融入终身教育体系,既受制于其与职业之间的距离,也与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个体的教育需求有密切关系。鉴于国际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经验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正规职业教育应当最先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次之,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最后纳入。  相似文献   

3.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意义和内涵 何谓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连续而有系统的教育.终身教育着眼于教育的服务与提供,强调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应供应并保障人们终身接受教育和参与学习的场所、机会和权利.终身教育不仅要求承认存在于社会当中的广泛的、多样化的学习机会的价值,而且强调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机会有机地统一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是与一个人的生命共始终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既是就业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既是技术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多重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加强其就业导向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要在对合作教育和“CBE模式”扬弃的基础上,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根本,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群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为目标,实现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理念,它的提出对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人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理念,提出个体素质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基,提高个体素质既是人自身的需要,又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此基础上阐明教育应担当起提高个体素质的重任,从而促进和谐社会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又是一种发展策略,既是教育目的的定位,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教育精神和尊师重教传统的弘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以育人为本、以教育人为本、以所有人为本三个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闲暇教育蕴含着终身教育教人"学会生存"的价值理念,既是一种旨在培养全面占有闲暇的个人的具体教育活动,又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闲暇教育促使终身教育走向自由和创造的境界,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终身教育是理想闲暇的实践路径,对象和时间上相互重合。开展闲暇教育既需要理念的重塑,又有赖于家庭、社会、政府和学校等多方的共筑。  相似文献   

8.
现代终身教育,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我们今天,在构建本国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吸收西方社会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科学成分;另一方面,更应回顾本国的教育历史,发掘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本土资源.产生于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的民众教育只是建立在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基础之上.同时,它在教育目标、教育阶段、教育形态、教育对象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结构等方面均显现出鲜明的终身教育特性.因此,对于民众教育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建立系统完整,发展均衡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当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通识教育实现途径,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能够从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教育的层面来认识大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既是文化继承,又是时代创新,是高校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感恩教育只有和大学精神相结合,和学校教学相结合,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了STS、STS课程和STS教育的概念,从STS教育的兴起、实质和实施几方面论述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内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创新教育正日益成为教育的主旋律,通过对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内涵分析,可以提高对创新教育内涵特殊性的认识,自觉掌握超越既往教育的历史依据.只有深刻把握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现、利益现,才能切实推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育与教育民俗在空间、主体、寓所及内容分类上存在着本真的同一源出关系,而在现实中二者却是淡出、游离的关系。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对乡村教育保持自身特色,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现代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功利主义常常导致教育的异化,从而引发教育的不和谐.只有促成教育和谐,确立教育的幸福使命,才能回归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16.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一生以学术和教育安身立命,以恢复和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成就卓著。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和总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也必须进行重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对各高校大学生而言诚信是其立生之本,是其人际交流的基石,是健康人格的基本要素,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影响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诚信缺失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背景的剖析探索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而“可持续发展”既是教育的内容、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也是教育自身定位和发展的内在诉求,急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导航及其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与教师教育结合,而教师培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更要体现价值导向、综合融入、方法引领、参与合作、转化创新等特殊的专业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反驳单一的快感教育来探讨教育的丰富内涵。特别强调痛感教育升华为美感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引导人们走出教育的误区,培养更为健全的人格,完成教育的终极关怀——成人。快感痛感美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