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朦胧诗伴随着时代的激荡,以及自身的心灵衍变,开始走向建立主体自我的过程。“主体”的自立、自觉,标明朦胧诗人成功地实现了两个“剥离”:一是从集体主义的“工农兵”概念中剥离出来,实现了“人”的主体自由和解放;二是从抒写方式或诗歌模式中剥离出来。这两个“剥离”对于体制文学范式是一种反叛和挑战,而对于新时期文学来说却是久旱甘霖。它的价值具有不同的精神指向,前者找回的是人的主体性,而后者获得的是文学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主体性有微妙的生存处境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不完全的主体性、绝对主义的主体性 ,在中国将处于“共在”状态 ,常常自相矛盾陷入困惑或困境之中。基于这种矛盾状态注定了中国要在保护个体主体性的同时致力于反思走向极端的绝对主义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关注和探究生成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是当前思考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一种根本性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在以上总体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并参考学界的有关认识着重强调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学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需要对文学主体的观念意识和精神状态问题给予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文学主体论是刘再复80年代文学思想的总体归宿。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文学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主体性哲学基点出发,主体论倡导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存在方式。必须注意到的是,刘再复的主体性学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文学主体性命题的根本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同时,它也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文学的基本走向是媒介化。媒介化不仅推动着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型,也推动着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新世纪文学消费方式的转型有四种形态:一是从“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的变更;二是从“阅读消费”向“观看消费”的变迁;三是从“个性消费”向“类型消费”的变换;四是从“作品消费”向“符号消费”的变调。  相似文献   

6.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立足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在文学活动中要将人当作人,要重视主体的能动性,文学当表现人的精神世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刘再复试图通过构建主体性理论体系以对抗过去重客体的客观反映论,对抗长期以来存在的机械反映论。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文论界引发了论争。赞扬声与反对声此起彼伏,掀起了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热潮。“文学主体性”也在与政治权力意志的一致中获得了肯定,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先锋的角色,从而也成就其80年代中后期的主流话语的地位。这其中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外,历史现实所赋予“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先进性与合理性也是其内在的原因,这也就决定了“文学主体性”在那个时代出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姿态和内在的伦理价值诉求,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是对“人的文学”观念的修正和超越。所以,生态文学的生态主体性及生命的主体性,将其道德关怀由人及人性的关怀延展和超越到整个生态及自然生命的关怀。生态文学的现实语境决定了它理应自觉地履行其“生态责任”并自觉承担其“文明批判”的重任。生态文学在中国业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文学在中国将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日本女作家宫本百合子的文坛评价始终停留在无产阶级文学旗手和女性主义作家两个方面。然而纵观宫本百合子的文学生涯,无论哪个方面都贯穿有对作家个体成长的记录,同时也体现出其文学主体性逐步确立的趋势。对其文学主体性确立过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国内对宫本文学研究的整合,同时也便于从"近代自我发展"的角度厘清宫本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必然性.文学语言的开放性和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是原因之一。同时,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主观精神世界和译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要素。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表明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仆人”.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个体.  相似文献   

11.
文学题材并非是简单地对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作出分类,它本身就是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它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而且某几类题材被命名、被反复阐说、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本身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学史范畴。基于这一理论前提,本文对“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这两个现有文学史范畴并不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进行接受,而对它的生成与使用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考察,力图从一个侧面获至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历时态的角度说,文艺消费的主体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从无主体到主体再到后主体的演变,其情况十分复杂.从共时角度说,在当代市场社会的有机依赖体中,商业化的出版、发行和销售网络、批评机制、大众传媒、种种文艺机构、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群体共同营造了大众文艺消费的场域,在一个众语喧哗的消费场中呈现出的是众多的交互性主体,文艺消费活动更像是一种妥协、协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死亡是海明威笔下反复出现的主题,从“体验死亡”、“认识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可以透视出海明威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敏感和偏爱。同时结合海明威对待生活的强的态度,我们还可以阐释海明威作品中学和精神异形同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主体间性研究在我国的兴起既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主体性问题大讨论的批判继承,又具有自身深刻的现实根源。目前这一研究主要围绕它的理论内涵及其运用展开,并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走向成熟。其实质在于对主体性问题的重新理解和在新的条件下对于文学研究的反思和进一步发展。作为新的理论形态的研究,它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广阔且具有重大价值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5.
晏雪 《培训与研究》2008,25(7):120-122
当前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对隐喻的研究呈多学科、多角度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有关隐喻选题的方法。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利用文献资料获得隐喻选题是重要途径。隐喻选题要遵循价值性、创新性、科学性原则,可通过阅读隐喻方面的权威专家图书资料直接选题,也可研究权威专家的学术论文,针对有关隐喻的同一问题了解多个研究者的不同观点,从中选择有关隐喻的研究题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题材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元,不同类型的创作题材彼此互渗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彰显了当代文学具有的认知价值、教育价值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流浪形象向来为文学艺术所青睐,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流浪形象的经历,使人们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了社会,加深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经久不衰的“流浪”的文学样式,注定要成为人类文学基本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来说,鲜明的题材特征并没有带来明确的意义属性或审美内涵,其原因在于由于乡土作家在反映、描写以及对待乡土生活、乡土气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某种“矛盾心理”,并且在表达艺术和写作技巧方面对于乡土题材进行了“矛盾修饰”。尽管“矛盾修饰”削减了题材特征与文学主题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性,但是对于进一步深化理解乡土作家的创作观念以及乡土题材的意义属性来说,“矛盾修饰”具有独特的“视角”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in the act of localizing English literature as a school subject. Informed by Goodson and Marsh’s stages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post-16 English literature was localized in Malaysia from an introduced and mythologized subject entitled “English” to its reconceptualization as “Literature in English” in the year 1998. The main question this article asks is: can a mythologized subject be sustained when it is introduced into another context (i.e., Malaysia)? This question is explored through attempts made to localize it by the subject’s governing body in Malaysia, namely the Malaysian Examinations Council. Relevant documents as well as an interview with a subject committee member involved in the subject’s reconceptualization form the data of this articl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not only were acts of localization incoherent in the subject’s implementation, the rationale for localization was also not shared by some constituencies within and beyond the educ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concludes by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ensuring that support from relevant constituencies is based upon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a subject’s role, aims and conceptualization in order to sustain subject development in an edu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儿童文学学科艰难地走过了20世纪,进人新世纪以后,中国儿童文学学科面临着可喜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儿童文学教学和研究者应该做些什么,又能够做些什么?本文以中国儿童文学教学的历史回顾为起点,深人分析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任务,对中国儿童文学教学进行了富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前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