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要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使孩子能够大胆地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环境,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运用色彩进行绘画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2.
正一、幼儿绘画教学模式构建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在绘画活动中,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  相似文献   

3.
新《规程》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郭红伟 《辽宁教育》2023,(22):74-76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幼儿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现创造,使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内心世界,以此来推动幼儿智力及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瑞萍 《学子》2015,(6):71
《纲要》提出的艺术领域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情境对孩子来说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除了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它改变了教师单一示范  相似文献   

6.
《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把幼儿的美术定位在写实模仿,经常采用的形式是蜡笔画,这种教学形式为幼儿的模仿创造优越环境,儿童的美术作品。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环境。那我们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最大的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7.
张敏 《内蒙古教育》2014,(12):72-72
新《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阐述了艺术领域目标:"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这标志着幼儿园音乐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的转变,凸显出艺术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茉莉 《新疆教育》2012,(3):102-103
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的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幼儿自主性的创作,充分地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新《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梁雪 《中小学电教》2008,(6):124-124
<正>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我想是不是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加一些让幼儿从即兴  相似文献   

10.
卢素凡 《学周刊C版》2014,(10):196-19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表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趣味画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表现。教师应以趣为出发点,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造性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纲要》在艺术领域目标中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的内容与要求还说,应当“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美术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历过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由此可见,幼儿绘画的训练需要通过多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但在传统的绘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强调临摹,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压抑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幼儿不愿画、不知如何下笔、对绘画没兴趣、教师上绘画课很吃力等现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领域的目标设定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针对《纲要》中对于艺术领域的设定,无论是对美的感受、对美的体验,还是对美的表现,都应该让幼儿喜欢它。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本文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对新理念下幼儿绘画活动的科学性和自主性进行一番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笔者尝试着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渗透进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的目的,培养健康、快乐、自信、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幼儿用夸张的形象来表现调皮而好动的外向个性 外向型的孩子多数不喜受别人的限制,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我努力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外向型孩子.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相似文献   

18.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最受幼儿喜爱的课程有美术、音乐、舞蹈等,它们之间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儿童歌曲和美术活动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艺术共性和特有的魅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主要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说明了艺术活动就是让人们探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并大胆表现,将儿童歌曲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