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锋  赵瑜 《天津教育》2002,(7):68-69
一个孩子看到树木秃了,便对妈妈说:"树叶回家睡觉了."妈妈却说:"不对,树叶是落在了地上."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学生用"想"字造句,一个学生说:"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多美的句子!可是老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花开怎么会有声音?一位教低年级的教师让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学生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等等,教师听了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很是生气:“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了一节小学语文录像课,教师让学生用“味道”造句,学生说:“可乐的味道非常好!?“妈妈今天烧的菜味道不错。”……教师听了非常满意。但当有学生说:“躺在妈妈刚晒的被子上,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教师却觉得不符合事实,一口否定。后来学生用“难过”造句,一个学生说:“奶奶去世了,我很难过。”教师很满意,表扬了这个学生讲的是生活事实,流露出真情实感。这一表扬,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有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家门前有条小河很难过。”教师听后满脸不悦,同样一口否定。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然而,教育的现实却是,这种源泉性的想像力在一些教师机械死板的教学工作中给扼杀了。某教师让低年级小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学生有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的等等,老师听了颇为满意。但是当一位学生说:“我家旁边的小河很难过”时,老师大不以为然,一口便作了否定。听到此事,笔…  相似文献   

5.
一位中学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让一名学生用“寂静”一词造句。这名学生一时想不好句子环境,犹豫着不敢站起来。同桌以为他没听见,小声提醒说:“老师让你用‘寂静’造句。”这句话可真提醒了那名被提问的同学,于是他脱口造出: 老师让我用“寂静”造句。 老师一愣,命令说:“这样不行,重造一个。”谁料那位学生突然灵气大发,一连  相似文献   

6.
听说,有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应考,竟“创造”了一种“万能造句法”,譬如,要做“用规定的词语造句”这类题,这位老师便教给学生一个“窍门”——一个填词造句的“万能”格式。这个格式是:老师让我用××造句。如题目要求用“愉快”一词造句,他就造成“老师让我用愉快造句。”这一现象在某些中学也有。有位初中教师教给学生的造句“格式”是:××是个×词。如要求用“爱护”一词造句,学生就造成:  相似文献   

7.
与青春同行     
此文的题目源于我多年前写过的一段话——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便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我每天都在记录“花开的声音”,不过在我的笔下,所  相似文献   

8.
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陨落了;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我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不是用耳朵,乃是用心灵。他是多么地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以及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进去了,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们先做一个造句练习,用"聆听"造一个句子,于是,我们笔下会诞生出"聆听"到的各种声音.最富有诗意的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写的:"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灵.他是多么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乃至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了进去,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花瓣.他用心灵跟花儿对话、交流,他用心灵倾听所有花儿绽放的声音,他听到了,终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生命孕育和成长的私语,那是生命美丽与成熟的宣告!  相似文献   

10.
一、相识:走近“音乐动感作文”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地成长……”每当春去秋来,唱过了花开,唱过了花落.今年,我们又和新的同学唱起罗大佑的这首《光阴的故事》. 都因年华如雾轻,所以困惑. 上写作课时,老师教得无奈,学生写得迷茫.很难发现他们写作时的一个笑靥,他们也很难捕捉文字花开的瞬间.我曾问同学们为什么害怕写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难写!”“没有灵感哇!”“不知道写啥?”“想得到,但写不好.”……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成了一种容器,任人填灌,任人摆布。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新课程理念极不相符。所以笔者呼吁让课堂成为创造的过程。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盲点1.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记得一个资料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小学生用“想”这个词造句:“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这表现了孩子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给予鼓励。可他的老师却无情地否定了这个句子,给孩子的好奇心泼了一盆冷水。2.敷衍学生的提问。地理课上,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黄山的石头千奇百…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一有进步小飞 :爸 ,这次考试我有一半的科目不及格。父 :没关系 ,继续努力就行了。几日后 ,小飞 :爸 ,这次考试我有一半的科目及格了。父 :不错 ,有进步。二减法数学课上 ,教师对一位学生说 :“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 ?例如 :你家里有 10个苹果 ,被你吃了四个 ,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 :“结果是我挨了10下屁股。”三两个代词语法课上 ,约翰思想开小差。突然教师问道 :“约翰 ,你能说出两个代词吗 ?”约翰站起来 ,摇摇头说 :“谁 ?我 ?”四造句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让同学们用“格外”一词造句。小兵不会就去问爸爸 ,爸爸想了一下说 :…  相似文献   

13.
今天天真蓝     
一位做教师的朋友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天真”这个词造句,不少学生都造了“张小明是一个天真的孩子”这样的句子,惟独一个学生站起来后说:“今天天真蓝!”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把这件事作为笑话讲给我听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个句子造得最好。”他说。我的这位朋友称得上是一个好教师,他知道打破常规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语法上看,那个孩子所造的句子显然是不对的、然而,谁又能否定那句话里所包容  相似文献   

14.
看孩子们为小乌龟出的主意 ,我感觉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 ,那是一颗颗真实鲜活的灵魂。他们以丰富的想像 ,更以稚嫩的生命体验打动我的心。眼前这些充满个性的“主意” ,使我首先想到了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作文 :空洞的 ,说教的 ,僵化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那么这种悲哀该怪谁 ?答案并不难寻。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童话故事 :小白兔特别爱动脑筋 ,造句本上的句子一个比一个漂亮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真想到小河里去听听小鱼们说的悄悄话。可猴老师却在这些句子后面清一色地打了…  相似文献   

15.
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  1.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一群孩子 :“花为什么会开 ?”   第一个孩子说 :“花睡醒了 ,他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 :“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 :“花儿也有耳朵 ,他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   孩子们的回答感动了老师 ,她原先准备的答案相比之下 ,显得十分苍白——“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2.有位教师对一年级小朋友说 :“谁来叙述一下小蝌蚪演变成小青蛙的过程 ?”这一问 ,教学卡壳了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16.
某老师让低年级小学生用“难过”一词造句 ,学生有说“我心里很难过”、“我身上很难过”、“我日子很难过”的等等 ,老师听了颇为满意。但是当一位学生说“我家旁边的小河很难过”时 ,老师大不以为然 ,一口便作了否定。听到此事 ,心中也不由得难过了起来。“小河难过”可以指“难以渡过” ,语句上有何不通?如果设想为“小河”因为受了污染 ,而感“难过” ,这样的拟人手法更是棋高一着。如此有创意的句子 ,却被简单否定 ,岂不冤哉枉也!学习上的创造性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几年前 ,朋友参加高考 ,作文题目是《遥望星空》 ,要求从星空联…  相似文献   

17.
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一词。教师首先请学生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一个学生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飘洒得多而杂乱”。教师点头赞许,之后对大家说:“对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它的要点有三个:一是多,二是乱,三是飘洒。符合这三个要点的事物,就可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要求是:第一,要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一想描写哪些事物可以使用‘纷纷扬扬’,说得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前后不得重复,就是说后造句的同学不得再用先造句的同学已经说过的事物进行造句。”教室里…  相似文献   

18.
张英 《天津教育》2004,(7):26-27
一位同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家买了一盆花,她非常喜欢,每天都给花浇水,并把花搬到阳台上去晒太阳,一有空就给花修剪枝条。可不知为什么,花却渐渐地枯萎了。她很难过,于是就想把枯萎的花连同花盆一起扔掉。有位懂养花之道的邻居对她说:“花还没有死,它的根部还有  相似文献   

19.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两个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并不完美的树叶,对师傅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二徒弟在外面转  相似文献   

20.
"花为什么会开?"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另一个学生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最漂亮!"第四个学生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个学生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们唱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了句:"老师,您说呢?"我想了想说:"花特别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