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个性化改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施,有些国家已经在高等教育个性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国也有一些高校走在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前列。个性化教育遵循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从而可以促使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其各职能。对世界个性化教育发展的研究是我们进行个性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各国个性化教育发展和改革状况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我国的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其基本改革理念和具体措施都体现出灵活性和柔性化的特点,而且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日本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遵循“高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高度化、经费管理活性化”的方针,加大改革力度和改革范围,取得了丰硕的业绩成果。日本大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社会性和开放性,以及日本大学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实用和高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0,(6):19-23
目前日本的大学改革被称之为战后最大的一次高等教育改革。这次改革,酝酿和讨论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经过临时教育审议会和大学审议会的若干次审议,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这就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开展个性化教育,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灵活性,以适应终身教育时代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日本人。日文文献中常常把这一目标精炼地概括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日本借鉴美国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对高等学校也进行了法人化改革,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沿革,研究了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因,进而分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三次重大改革,而且还提出了对我国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将为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日本教育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日本战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研究,以探究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对改革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日本以“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在工业经济时代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日本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新战略 ,强调基础科研和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是日本实施这一战略的基础 ,近几年来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有 :加强高等学校的研究职能 ,重视学术研究 ;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的联合 ;重点改革与发展研究生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的“高度化”;提倡高等学校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重视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和日本有着相似相通的化背景,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势在必行。如何发展和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日本的经验可为我们所借鉴。本对日本二战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反复考察研究,分析总结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四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对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二战后第三个改革时期。文章就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90年代前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最近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改革的重点项目,评价了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I"and"We"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