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受中国传统文化"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子一直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20年之前,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院校仅教会大学所办的三所女子大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男女平等"的思想大潮要求大学开"女禁"呼声日渐高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中简称南高师)于1920年秋季开始招收女生,成为首批实现男女同校的国立大学。南高师首开"女禁"是男女教育权利平等的一大成果,也打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2.
一、女子高等教育与两性差异 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有许多条款约束着女子接受教育,特别是受高等教育。例如,东河库帝国大学在1913年才首次招收日本第一批女大学生,到了1940年招收女生的大学也仅有十几所,而且都非全日制。战后,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平等条例,号召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都应对女子实行开放。此后,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女子教育,到近代,女子教育问题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教会女学的影响,女子教育问题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被提上日程.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是否开女禁、对贤妻良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维新派和守旧派关于女子教育的论争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为女子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吴贻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教育家,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二十多年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其思想蕴涵着"厚生"务实、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女子教会大学的代表金陵女子大学经历了本土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学校宗教氛围减弱和社会角色转变两个方面。以金陵女子大学的本土化为个案,探究其本土化原因,可以给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些启示:应当注重树立大学精神,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在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凯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79-180
晚清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兴办工艺,倡导新式学堂教育,致风气渐开,女学、女子职业教育遂亦兴起。原本为社会慈善机构的天津广仁堂、育婴堂,也一改"有养无教"的状态,办起了女学堂、工艺厂,使它们向着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方向迈进,以致有"开妇女运动之先河"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吴琼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是指基督教会及天主教会在中国(主要指大陆)所办理的女子高等教育。它包括教会女子大学中的教育,也包括其他教会大学中的女子教育。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既为中...  相似文献   

8.
女子教育,尤其是女子高等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寒暑表。清朝末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在争议中萌芽;教会女学首开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之风,更是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肇基者。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两性双轨制到混合双轨制的演变;"五四运动"前,中国政府一直无视女子高等教育;"五四运动"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才真正起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教会女子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中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强调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教会女子大学进入中国的重要社会历史背景。传教士在中国率先创办女子大学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女性神职人员,以利于更广泛地传播基督福音,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教会大学在发展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方面的开创之功。中国的教会女子大学经历了从"传教机构"到"教育机构"的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马天芳 《教书育人》2012,(18):53-55
在我国,作为单一性别的女子大学教育历史已有一百余年。期间由于我国社会、历史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女子大学教育亦曾中断三十余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女子大学看法的转变,女子高校开始在我国重新出现。到21世纪,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子高校有17所。由于我国女子高校的恢复和重建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女性便跨入了女子大学的校门。女大学生年龄大多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两课”教学的中心内容。教学环节作为“三进”的主要载体,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达到“三进”的预期目标,尤其是进学生头脑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导师制”是指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交往主体介入学生的生活,并与学生作真实的教育性交往,在交往中关怀学生德性生长、促进学生的德性完满的道德教育制度。在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弥补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性交往的不足;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完满;可以提高大学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小说《紫颜色》,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小说非常理性地描述了黑人女性走出黑暗,挣脱枷锁从而走向新生的曲折过程。《紫颜色》的成功在于它为黑人妇女指出了走怎样一条解放之路并在现实面前应做何种选择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把西丽女性主体丧失的内外因分析作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分析西丽女性主体建立的内外途径,探讨西丽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友谊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80后"大学生同样需要友谊的滋润。通过对武汉某大学近200名大学生的友谊观及交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80后"大学生对友谊的重要性具有共识,他们的友谊观总体上也是健康的;"8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其友谊观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少数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交友心理障碍,尽管他们不代表大学生的主流,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蕉园诗社"是清初闺秀诗坛中颇具声望的一个才女诗社,有推动清代妇女文学发展之功,研究这样一个闺秀创作群体,对于我们研究闺秀诗词创作在明末清初复苏繁荣,直至之后出现空前盛况这一文学史上令人兴奋的景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一闺秀创作群体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齐桓公伐楚”这一历史事件中,楚国大夫屈完从容应对齐桓公的一番话语为人们所乐道。但对其话语中的“楚国方城以为城”之“方城”,自古及今,众说纷坛。章在列举诸家之说并进一步论证后,提出应从肖华锟先生之说:方城,春秋时期楚国所筑长城,北起今河南南召县,经今叶县、方城县、泌阳县境内,南至今唐河南。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海淀走读大学培训学院的管理方式为例,探讨了"宽进严出"教育模式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巴门尼德提出“存在”范畴,转变了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哲学进入了主要以逻辑推理代替感性直观的阶段,开始了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从而开创了一种真正的“形而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也转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斑竹”、“大虾”、“菜鸟”等,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仅就“菜鸟”一词的来源、组合方式及语汇意义试从仿词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