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设想:就“植树问题”这一经典课题而言。诸多任课教师往往特别重视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分.即所谓的“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与“两端都不种”,并要求学生牢牢地记住相应的计算法则(“加一”“不加不减”“减一”).从而能在面对新的类似问题时不假思索地直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植树”的路线一般分为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和环形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即使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1)两端都要栽。(2)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3)两端都不栽。本课教学旨在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发现并理解在非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会应用植树问题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一一对应"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例1的教学内容。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我们着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两端要栽”的植树问题,渗透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植树问题因为问题形式多样,呈现方式不同,问题转换多变,容易造成问题混淆不清,本质理解不透等情况,所以一直以来都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植树问题,轻松掌握和运用植树问题来解决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教材,立足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抓住植树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构建出植树问题的模型,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找出规律,巧妙转化,就会使植树问题的学习与运用变得轻松愉悦。现就植树问题教学浅谈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植树问题的教学各出新意,其中不乏创新之作,但是大多基于模型的识别、记忆和套用,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现通过一节"植树问题"的课堂观课另辟蹊径——学在"段"上用在"点"上,分析该节课的本质及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七、植树问题(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一)思想方法解读 教师教学用书上说本单元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这种说法比较笼统。事实上,植树问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很多的。如数学模型、数形结合、化归、分类等,而本单元想要体现的,主要是数学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然在各种教材或教学辅导书中把小学数学中的典型应用题分成了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植树问题等几大类,也对这些典型应用题采用了非常精炼的公式来呈现。但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在这些典型应用题的公式应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公式容易混淆、公式记不熟练等等。本文针对其中的植树问题进行探讨。一、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所谓植树问题,是在一条线路上按相等距离植树,线路长、树的棵数及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这三者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三种数学模型。2.能够应用本节建构的植树问题的数模,以及探寻到的"一一对应"的规律,针对实际情形灵活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提出学问题1.师: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植树问题,看看植树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主要内容是植树问题,旨在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1和例2是探讨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例3则是探讨在封闭曲线(方阵)上植树的问题。这3个例题中,老师们普遍感觉例3的教学困难比较多,因为例3的素材比较特别,它是探讨围棋盘的棋子个数问题,但教材仅用直观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呈现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区教研室的支持下,我选择了《植树问题》这一内容,分别在两所学校进行教学.开展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同一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不同的班级执教,教学效果明显不同。这次研究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下面就本人对《植树问题》前后两次教学的片段,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通过"植树问题"内容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要从简单人手的思想.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和研究问题方面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学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公开课教学我选的课题是植树问题例1(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只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植树问题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进行了试教。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两端都栽树问题中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体验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渗透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及策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并在数学上能有所发展。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两端都栽树问题中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殳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荫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丰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解起植树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这学期公开课教学我选的课题是植树问题例1(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只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植树问题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进行了试教。第一次教学1.由植树节活动导入新课2.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相似文献   

18.
何晶 《湖北教育》2024,(2):73-74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展开教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炼、概括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植树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总结“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19.
"植树问题"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全长与间距、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究规律,找出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呼伦贝尔市第七届教学能手竞赛中,有六位教师执教该课,教师通过学生的手指数和空隙数让学生初步构建了"植树问题"的模型;再通过猜想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形成公式;最后通过解决重点问题夯实"植树问题"的模型,成效明显。另外,通过变式问题的设计和三种植树方法地比较,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有效渗透,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在数学学习和研究问题时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方法,数形结合,化归思想等,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