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内心活动、心理状态、情绪感觉等的描写。心理描写常起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作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很多,有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梦境幻觉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2.
心理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岩》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出人物心理,使人物更丰满,情感更真实,情节发展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即人物想什么、怎么想的,用文字记录下来。跟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相比,心理描写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好的心理描  相似文献   

4.
心理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展开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希望。  相似文献   

5.
朱笑冬 《语文知识》2000,(11):61-63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心理描写往往采用自我表白式、对话独白式、作者直叙式,而高明的作家往往巧妙地运用曲笔描写人物心理,取  相似文献   

6.
刘庆邦的小说在诸多方面受到沈从文的影响。从人物心里描写的角度来看,两人都擅长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摹而很少采用外貌描写,都通过意识冲突、梦境、人物言行、景物衬托等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但沈从文往往有着深层人生哲理意味的追求,刘庆邦的心理描写则仅仅停留于生命状态的展示。刘庆邦还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了茨威格心理解析法的影响,这又使他区别于沈从文而形成自己心理描写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志杰 《成才之路》2020,(1):108-109
作文教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让人物活起来。文章从描写人物的具体方法入手,探讨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心理描写的方式甚多;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本身的内在状态为直接描摹,主要可以通过心理概述、内心独白、回忆、感觉、意识流、梦境等方式来实现。描写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外在形态为间接描写,主要可以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外貌、文字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9.
李阳 《现代教育》2013,(6):120-120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方法。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对人物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呢?一、直接描写这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方法。所谓直接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叙述者旁白的形式直接描绘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过程。这种描写不但易于把握,而且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人物的情感。如:“丢掉箱子逃吗?”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他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她把箱子拿到身边。  相似文献   

10.
人物描写,无论是刻画外貌还是描写语言,都是外在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人物,则需要描写人物的心理世界。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思维过程的描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要透过人物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进入到他(她)的内心世界去,准确地把握其个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描写就是写人物的内心想法。成功的心理描写能生动深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变化、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立体感,也更有感染力;同时,它也有深化文章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西古典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的不同表现为:中国古典小说家对人物心理描写少而简略,西方古典小说家对人物心理描写多而自觉。这种差异的形成,在于中西古典小说家对人类精神活动不同的理解和观察角度,在于各自的学传统对小说家的影响,在于伦理道德和审美价值取向对小说家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写作文少不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但是怎样才能细膩、生动、真实地展示人物的心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呢?下面,作文魔法师就为大家施展心理描写的魔法。  相似文献   

14.
黑玲 《小学语文》2011,(7):97-98
【关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指的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变化等进行描写。恰当的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心理描写是一种重要的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冈察洛夫的创作,具体深入地阐述了他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特点和成就,即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下意识,通过肖像和情感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在性格和心理状态,以自然景色的变化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等。  相似文献   

16.
伍尔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技法导航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呢? 一、通过直接刻画,交代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认为、我觉得、我想到、我回忆、我思索着”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8.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从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早秋》是兰斯顿·休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但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作者以第三人称来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展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将人物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作者还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对话的描写及故事周围环境的描写,多层次,全方位地烘托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一是直接描写,如“想”“觉得”“感到”等是其标志性词语;一是间接描写,就是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暗示能为作品创造出“含而不露”的妙境,为读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