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郾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1,AB与CD平行,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注意:(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2)今后遇到射线、线段平行时,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2郾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二者必居其一.3郾平行线公理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注意:(1)此结论的前提条件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若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就与已知直…  相似文献   

2.
一、平行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解读】(1)"在同一平面内"是定义的前提条件,是区别于空间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特征;(3)通常所说的线段、射线平行,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相似文献   

3.
读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5年第6期刊出的题为《教学相长——〈垂线、平行线〉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一文后,笔者赞同包晓敏老师对垂线概念的表述,但对平行线定义的表述不敢苟同,现谈谈自己的看法。包晓敏老师对平行线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线段、射线)叫做互相平行。众所周知,在同一平面内,线段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即相交与不相交,而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却不一定平行(如右图)。显然,线段AB和CD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符合包晓敏老师的“平行线”定义,而实际上线段AB和CD并不平行。同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  相似文献   

4.
平行线的概念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必须对平行线概念的学习加以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平行线这一概念呢?本文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能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1,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称为平行符号.在学习平行的概念时要注意:(1)“同一个平面内”是前提条件,如图2,长方体的棱AB与棱EF所在的直线虽然不相交,但它不属于平面内的两直线平行的范畴,而是同学们在高中数学中将要学习…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平行”与“垂直”.就拿黑板来说吧:上下两个边缘是平行的,左右两个边缘也是平行的.而相邻的两个边缘又都是垂直的.你能举出一些“平行”与“垂直”的例子吗?可与同学交流.在数学里.“平行”与“垂直”都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下面分别阐述. 一、先来谈一谈“平行”1、学好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学好  相似文献   

6.
"平行线"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苏教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材这样编排:先教学"平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再学会画平行线.教材中这样对"平行"下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平行线.所以本节课,"认识平行线"是教学重点之一,而理解"同一平面内"则是难点.  相似文献   

7.
正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中,教材这样阐述平行的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经验丰富的老师知道,"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往往让老师们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一位老师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两条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两种情况,告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中,教材这样阐述平行的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经验丰富的老师知道,“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往往让老师们煞费苦心却收效甚微,一位老师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概念 平行线的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平行线是平面上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学东 《初中生》2009,(1):44-45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平行线的定义判定 例1 已知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共有两个交点,请问这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那么,究竟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下面为你提供几种常见的判定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来判定例1如图1,直线AB与直线CD、EF分别交于点M、N,已知∠AMC=37°, ∠BNE=143°,试问直线CD 与直线EF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要说明直线CD与直线EF是否平行,只需看∠AMC与∠ANE的大小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2.
平行线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要能正确地识别它.我们如何识别平行线呢?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条件中只有线的关系条件中只有线的关系,识别平行线时,一是看这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从而运用平行的定义来判定,即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注意,是在同一平面内,是针对两条直线,而不是两射线或两线段!  相似文献   

13.
四年级的数学试卷上经常有这样一道“经典”的判断题: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对这道题的解答,教师们展开了讨论。一部分教师认为,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平行线的概念是由三个条件确定的:(1)在同一个平面内;(2)两条直线;(3)不相交。其中“在同一个平面内”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不一定平行,有可能是异面直线。这道题没有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理所当然是错误的。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涉及到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都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他们暂时还难以理解与接…  相似文献   

14.
平面向量中,将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定义为平行向量,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也就是说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段(直线)、共线线段(包括重合线段)”在平面向量内看做一个概念,平行即共线,共线即平行.平面向量中“∥”与平面几何中“∥”涵义不同,即AB∥CD与AB∥CD是不等价的.  相似文献   

15.
一、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1.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二、平行线的判定1.定义法: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3.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棱柱成为直棱柱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A.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B.棱柱有一条侧棱与底面的两条边垂直C.棱柱有一个侧面与底面一条边垂直D.棱柱有一个侧面是矩形且与底面垂直2.若直线l∥平面α,直线a#α,则l与a的位置关系是()A.l∥a B.l与a异面C.l与a相交D.l与a没有公共点3.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  相似文献   

17.
问题 四面体ABCD中 ,点P、Q、R分别是面 ABC、 ACD、 BCD内的一点 ,求作一个截面 ,使其过P、Q、R三点 .作法及说明 :如图 (1 )、(2 ) .1 作直线CP交AB于E ,直线CQ交AD于F .   2 若直线EF与BD相交 ,设交点为K ,如图 1 ,连CK ,作直线PQ交CK于L ,再作直线LR交BC、CD分别于M、N两点 .若直线EF于BD平行 ,过C作BD的平行线 (如图 2 ) ,作直线PQ交此平行线于L ,再作直线LR交BC、CD分别于M、N两点 .此时 ,P、Q、R、M、N这五点均在同一平面内 .3 考虑三个平面ABC、平面ACD与平面MPQN ,它们两两相交 ,得三条交…  相似文献   

18.
“平行线”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就此谈谈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抓住定义的三个要点平行线的定义可以用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也可以当作性质使用.学习时要抓三点:①在同一平面内;②有两条直线;③它们不相交.切不可忽视第一点,因为将来会知道,空间还存在着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两条直线.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因此,如果不交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那么就错了!请看实例: 图1是长方体的模型.因为两棱AB与A′B′在同一个平面ABB′A′内,又无论怎样把棱AB与A′B′分别向两方延长,它们总不会相交,因此能下结论:AB//A′B′.同样,棱AB与D′C′  相似文献   

20.
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几何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几何推理入门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一道几何题为例,和七年级同学谈谈添加辅助线解几何题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图1,已知:AB∥CD,用多种方法求∠B+∠P+∠D的度数. 方法一过点P作PE∥AB(如图2).则PE∥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2+∠D=360(等式的性质). 即∠B+∠BPD+∠D=360. 方法二过点P作PE∥AB(如图3).则PE∥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