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青岛的城市文化充分符合和谐文化的要求。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在其山海城的和谐一体及海洋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它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社会主体文化的蓬勃发展;它是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现于和睦共处的市民文化及志愿文化之中。为使青岛城市文化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应更好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名片,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继续发扬志愿精神,将青岛建设成为滨海现代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志愿文化,与大学文化在起源上具有共生性,在特征上具有相通生,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融共生、相互促进,发挥出价值导向、精神凝聚、以文化人、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345"模式为例,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大爱"、"爱心奉献"、"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与期待的高尚道德精神,也越来越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精神价值导向,均与高等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爱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大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大学文化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追求至善教育的最高境界。高校志愿服务是一种培养大学生良好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参与行为,它体现了传统美德(爱心、奉献)与现代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4.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统战文化思想内涵入手,以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形式,将统战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旨在建立以"同心品牌"为目标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有效丰富高校统战文化内涵,提高高校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价值层面的范畴。而与之对应的"担当、务实、奉献、分享"等概念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又要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依托和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自愿加入志愿者行列,大学生所进行的志愿服务,能够体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全民的素质水平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大学校园里,宣传志愿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来说明高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通过"寓教育于活动"的形式,弥补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教育环节的不足,有效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公民素质、宗旨观念、优良道德品质。高校应通过将志愿服务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规范化、项目化,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激励机制,加大志愿服务文化培育等措施,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校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高校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全球化和文明多样性的进一步扩展,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应积极追求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培养自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而高校志愿服务以其独有的德育功能创造性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及多元文化中的共生性人格。展现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洛阳最大的财富就是文化传承、人文精神.洛阳要善于挖掘城市诚信文化资源,用好洛阳诚信文化发言权,多措并举建设诚信文化品牌,提升洛阳城市的"软实力",对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对外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为洛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自觉层面在于超越文化模式,追求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发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逐步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和谐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党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不同付费层次公寓的多元选择和学分制的推行,使得不同办学类别、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家庭背景的的学生群居于同一公寓社区。大学生们在公寓楼群内进行着深层的文化互动和生活休闲,逐渐形成了不同文化特质的社区共同体。当前大学生公寓社区党建应当有效地规避工作偏差;要探索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考察体系、学习型社区培育体系、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形象工程、社区党建多维互动体系和公寓和谐文化支持系统等创新性工作载体,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公寓社区;要让"学生党员工作坊"成为培育公寓社区精神、展示党员先进性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青岛作为一座近代崛起的城市,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势。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本乡本土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原生态文化更多地集中在城市的北部,李村大集、够级扑克等等,都代表了青岛人的创造精神,给青岛这座城市注入了古老而又时尚的文化元素,成为青岛引以为傲的民俗文化品牌。弘扬民俗文化,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的演进离不开特定的经济基础、文脉传承、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其基本内涵包括勇毅勤笃、开放包容、浪漫时尚、人文至尊。弘扬哈尔滨城市精神有助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和谐稳定和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城市营销中只有充分运用这份宝贵文化财富,并汲取其营养和精髓,才能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城市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城市营销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城市营销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要重视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成为和谐文明的文化名城。为把唐山打造成文化名城,文章从发扬抗震精神,建设文化人才的培养基地,重视本地文化名人的培养和待遇,形成文化精品产出机制,以及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岛文化底蕴与城市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的文化精神特征的形成,与城市市民的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近代开埠城市,青岛蕴含的厚重的创优求精的工商文化意识、和谐共处与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等与早期市民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建设体现特定文化精神的城市文化必须依托文化底蕴,体现人本思想,发扬青岛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工商文化优势,激发市民的认同感,保持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人格人品状况的文化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人格人品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原因除去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在制度和操作层面存在的不完善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文化的失落。如果不努力提升大学的大文化底蕴,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未来的他们将成为迷惘的一代决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20.
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弘扬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自觉地将文化建设融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群体培养成为支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而且应肩负起向世界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弘扬中华文化应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花大力气建设和谐、文化的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