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夏秋芬 《现代语文》2006,(11):67-69
80年代末期:“当时的苏联经济濒于崩溃,党的领导层贪污腐败、破坏法制,社会道德堕落,‘夸夸其谈,装模作样,双重道德’之风盛行,人民的生活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针对这一“世纪末”的社会现实,马卡宁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反思性质的小说。小说《审讯桌》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像当时的许多作家一样,马卡宁把反思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的苏联社会状况。马卡宁在小说中描绘了苏联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审判”制度。作家明确地指出,苏联社会人们普遍感到精神压抑、人人自危的根源就在于苏联时期的社会审查制度对人的个性的戕害和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全面剥夺。  相似文献   

2.
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马卡宁是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都十分著名的作家,曾是“四十岁一代作家”的重要一员。本文以小说《中和的情节》为例探讨马卡宁近期作品中独特的创作手法,即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常有大量的偶合,人们从这些偶合中探索出了并且还在继续探索着历史的必然性.文学史也完全可作如是观.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创作了小说《两重人格》(又译《孪生兄弟》或《同貌人》).小说主人公戈理亚特金是个九等文官,在环境的挤压下,神经分裂,产生幻觉,看到同貌人小戈理亚特金——他实质上是大戈理亚特金的精神自我,二是实为一体——大小戈理亚特金互相争斗,针锋相对,表现了上帝与魔鬼并存一体的两重人格.同代人迈科夫认为:“戈理亚特金……就象乞乞科夫和玛尼洛夫那样生动和带有普遍意义.您可以把大部分人,有时甚至把自己称为戈理亚特金.”(转引自涅恰耶娃的《早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156页)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也具有相似的两重人格.客观上处处失败,主观上时时胜利;口头上颇为“正经”,行动上却处处表现异端,灵与肉脱节并对立,这些都统一在阿Q身上.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或多或少地从阿Q身上观照自身.这两个人物的相似性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文试图把戈理亚特金和阿Q这两个产生于不同时代、出自于不同民族的作家之手的文学形象联系起来,结合俄罗斯和华夏两个民族封建文化传统及其裂变,一齐加以比较分析,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劳拉的原型》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未竟之作中,纳博科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实验创新,其文本结构、人物设定等都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小说折射出来的这些不确定性,与纳博科夫独特的"真实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纳博科夫通过小说中相互交错、多层嵌套的复杂文本结构,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非现实的"真实观"。对纳博科夫"真实观"的正确解读是理解纳博科夫小说内涵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文学教育(上)》2010,(5):159-160
著名文体大师纳博科夫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近日首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这是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的第一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被忽视的伟大之作。在著名学者、评论家止庵看来,这部小说与作者纳博科夫自己最相关,它讲述了一个作家是如何被人误读的。这部“带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学侦探小说”以华丽而简洁的方式探讨了时间、爱、死亡、艺术等永恒主题。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个虚构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踪隐秘、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6.
纳博科夫创造的独特的小说写作模式及其实验主义精神诠释着小说艺术的后现代写作特征,其作品中的元小说写作模式和道路小说范式折射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后现代转向。纳博科夫试图在"文学枯竭论"的后现代论争中超越与建构,阐释着后现代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观照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读者不难发现其小说试图建构的是审美愉悦背后的道德力量和深刻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45):23-24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的主人公。小说中塑造了性格充满矛盾冲突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人犯罪之后因自身的负罪感和道德的鞭挞,经历了内心种种的挣扎之后,选择投案自首,皈依上帝,最终经受磨难、重获精神的新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在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本文通过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8.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内容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关于散文,刘知几主张内容要“实录”、风格要简约,模拟古人以“貌异心同”为上;关于小说,刘知几就文言小说的分类、小说与史诗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小说的杜会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发表于1926年的首部长篇小说《玛丽》是作者仅有的一部以流亡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对于西欧的白俄流亡者生活及其心境、不同代系的流亡者对于旧祖国的不同态度做了细致的刻画。时间与记忆这一贯穿了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生涯始终的重要主题,已在这部长篇处女作中开始显现。纳博科夫独特的流亡意识以及流亡者对于最初记忆的坚守,也是纳博科夫之后创作的众多小说中的隐性主题和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10.
正册判词之十一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小说中这是秦可卿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子。  相似文献   

11.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实则“蛾眉讵同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严说未必能令人人首肯。但崔颢此诗流传千古,后人竞相仿似,却是事实。诗  相似文献   

12.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同绘画艺术有着的密切联系.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史上实有的画家、画作,虚构的艺术家人物,以及小说自身的色彩性、画面性特点.探讨绘画艺术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将有助于对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小说诗学做进一步探求.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中存在多个写作者,他们写作都是为自我塑造。读者因为已经具备词语———事件的阅读视域,解构了经由叙事明晰、语义确切的传统叙事的自我塑造。纳博科夫通过唤起读者互文性阅读实践,使读者体验到冲破常识世界时间牢狱、获得审美狂喜的自由,借此纳博科夫最终达成他自己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为《巴黎杂志》创刊号写一部中篇小说。小说所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有天才的人,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受着奸恶贪婪者的欺诈、剥削,最后死于饥饿和贫困中。巴尔扎克为了给这个人物找一个和他命运相称的名字,苦苦思索半年,仍然毫无结果。他相信小说人物的姓名不能硬造,只能去发现。有一天,他走在巴黎的街上,突然发现有张广告牌上写着一个裁缝匠的姓名——马卡。他豁然开朗,就以  相似文献   

15.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镜像写作”,一个方面是指小说频繁使用镜子/镜像这一道具,用以勾画一个个自我认证分裂的人物;另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通过叙事的复杂所呈现出来的镜像式结构,体现在小说中互成镜像的叙事层面上。人物镜像与叙事镜像交叠更替,虚实相生,形成纳博科夫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镜像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对于极权社会的体验促使纳博科夫产生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造成了纳博科夫在自己的小说中不是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文学现来进行写作。后现代的时间现实际上是时现代性时间现的反思和质疑,正是在这一点上,纳博科夫和柏格森、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时间现产生了继承和对话的关系。在后现代的文本形式下,纳博科夫抨击了极权社会对于人性的异化和摧毁,表达了自己对于现代性盲目乐观的否定。纳博科夫通过自己对于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造,为人们创造出了艺术美本身,在这种艺术美的下面,深藏着纳博科夫时于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深深忧思。  相似文献   

17.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之一,被编选进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之中,其艺术特色有叙事艺术(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故事嵌套的结构艺术,幽默讽刺的技巧艺术。而教材的单元目标根据小说的特色设置了学生应掌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等教学目标。教师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小说的艺术特色出发,通过解读文本,找到教学的重点和切入点,从而引领学生顺利地掌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相似文献   

18.
家教双行线     
和天下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希望她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坚强自信的孩子,于是我们踏上了身教和境教并重的“家教双行线”。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以为同儿童谈话,命令他们才是教育,父母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  相似文献   

19.
民族的性格     
读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最强烈的感觉是法西斯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平生活被毁灭,"有过家,有过自己的房子,这一切都是多年来慢慢经营起来的,可这一切都在刹那间给毁了。"大量军人的牺牲与平民的伤亡:索洛科夫一家四口,孤儿万尼亚的爸爸与妈妈,还有千千万万的士兵……战争的残酷无情,使无数人面临无穷无尽的苦难与生死的考验,在战争恐怖笼罩下任何人都很难躲过。与极少数变节叛卖的畜生截然相反,也与某些人的叫苦连天不同,索洛科夫是一条硬汉子,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他完全经受住了考验。他嘲弄那些蹲在战壕里给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文官的死》塑造了切尔维亚科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这一人物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在讲课过程中,无疑要重点讲解切尔维亚科夫这一人物形象,进而把握主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分析将军这一人物形象更容易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本文从将军的角度展开思考,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