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其官吏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试从明代的官吏选任制度、任官的回避制度、官吏的考课制度、官吏的监察制度、官吏的俸禄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汉之际监察制度有其自身产生的原因、机构设置、职权范围和运转机制等内容.秦汉时期的统治阶级,通过监察制度这个制衡杠杆,去调节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等之间的关系,去监察国家机关和国家官吏执法守法与违纪违法,忠于职守与渎职失职,从而使国家机器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3.
监察制度在封建国家政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监察官吏的违法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打击贪污渎职,以防范封建政治的腐败,而且在制约君权和相权,调整地主阶级内部矛盾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世界中世纪史上,我国发展成熟的监察制度为他国所少见。  相似文献   

4.
对官吏的监察历来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唐朝形成了较完备的监察制度不仅在律典上,对官吏的监督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而且以御史制度为核心的监察体系强化了监察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当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中德 《教师》2014,(13):63-63
加强人事监察工作是中国古代行政中具有特色的一个方面。所谓监察制度就是历代国家对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部门和官吏的公职活动,实施监督、纠察,以检举和纠正其忽守失职行为,弹劾国家机关和官吏中违犯朝廷纲纪法度者等一系列有关的措施。我国第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监察机构的设立是在汉代。在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主官,其主要职能是纠察弹劾违法官吏,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这种制度构建.秦汉以后,防腐和反贪制度的构建日渐系统和完善,其中包括:中央监察制度、地方监察制度、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这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提升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仅就中央及地方的综合监察制度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秦汉监察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之际监察制度有其自身产生的原因、机构设置、职权范围和运转机制等内容。秦汉时期的统治阶级,通过监察制度这个制衡杠杆,去调节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等之间的关系,去监察国家机关和国家官吏执法守法与建纪违法,忠于职守与渎职失职,从而使国家机器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王朝尽管建立了用于反腐惩贪的监察制度和立法,但仅仅依靠制度和立法反腐惩贪,还难以得到最佳效果。调动官员和臣民参与防腐反贪的积极性,揭露和举报官吏的贪腐行为,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就有了鼓励官员和臣民上书举报贪腐官吏的各种措施甚至制度。但百姓作为弱势群体,很难发现官吏的贪腐行为,即使举报也很难到达最高层,因此百姓反腐惩贪的作用只能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吏、地主豪强的控制与监督,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也是促使其官吏勤政廉政、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由于元朝地域广袤,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民族关系复杂,所以元朝中央政府特别重视地方监察制度。从地方监察体制、机构、法规、职权、人事管理等诸方面考察,元朝地方监察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相比,是较为成熟完备的,其在元代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也是比较大的。本文就元朝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作一番考察和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建设提供一点借鉴。在元朝正式建立之前和之初,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相继建立。至元五年  相似文献   

10.
历代王朝统治者在防腐和反贪制度建设中,除重视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建设外,也十分重视包括谏官制度、考试与选官制度、官规与考课制度、官吏互纠制度、回避制度等在内的各有关专门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历代的政治清明、道德体系建设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被誉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其反腐倡廉制度,总结为以法保廉,健全法规制度;以规固廉,严格的执法力度;以德倡廉,特色的文化教育;以薪养廉,优厚的工资待遇,使得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不必贪.新加坡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监督机制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要强化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形成大众廉政精神;健全法规,确保反腐倡廉制度化;以高效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运行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陈炽在《庸书》中揭露了晚清吏治腐败与官场弊病,要求改革官员选任考核制度,提出了官员养廉与治理官场腐败的若干建议,主张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仿设议院,公举乡官,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建立“形势与政策”课专兼职教师队伍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探讨“形势与政策”课兼职队伍中领导干部讲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课程建设及立德树人两个方面,分析了领导干部到高校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是新时代的需要;从引导性、现实性、实践性三方面阐释了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优势;从机关与高校的衔接方式、领导干部的选拔条件、领导干部的授课频率、领导干部的授课内容四方面论证了领导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有利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盛不衰,必须有利于优秀干部的脱颖而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基本方针,必须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士人政府的形成时期.而作为两汉选举制度主要组成部分的察举制度在士人政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察举制度下,士人经历了从游士到儒士再到士大夫的演变过程,作为政府主要力量的士大夫阶层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引咎辞职作为一种非正式、不成文的政治惯例或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条件下政府官员基于道德自责与舆论压力主动承揽政治责任的一种行为,同时也是政府官员的一种权利和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本文试图通过理论上厘清引咎辞职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探讨引咎辞职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政府官员引咎辞职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微博创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途径,也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政府官员的微博日益成为与民众沟通的新平台。浙江省3 000多名干部开微博,使政务微博初具雏形,现阶段如何发挥政府官员微博的传播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清代任职回避制度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职回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行之有效的官吏管理制度。古代的回避制度主要是在官吏任用上,为了避开地域上的乡情关系和亲属间的舞弊嫌疑而特意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法治的成长要从历史进程中吸取养分,站在社会关系的视角,对照古今,认真分析与总结“清代回避制度与现行公务员法中的回避制度”的异同,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更好的完善和执行现今的公务员法有着很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19.
“解由”是中国古代官员任满时开写的证明文书,主要记载官员的个人履历和在任功过,最早见于唐代。在元代,官员任满时必须开具解由并申报吏部,吏部通过考核解由对其进行迁转。鉴于解由的重要性,元代从制度层面对解由的出给、申报及考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但在实际施行中,解由往往流于虚文,迁转也沦为年劳考校。以解由为依托的迁转制度无法起到选贤退不肖的作用,对元代吏治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政府不但给政府官员们提供了较好的俸禄薪酬待遇体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政府官员通过较为正当的渠道和方法赚取俸禄外收入,保证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体现出了唐朝政府对政府官员工作、生活上的人性化管理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